如果強行將孩子送入到叛逆孩子學校,本來就叛逆的孩子會不會恨父母,本就親情淡漠的他們會不會離家越來越遠?
你的孩子還在家嗎?
在你擔心孩子會不會因為被強行送入叛逆孩子學校而恨你的時候,請認真反省一下,已經極端叛逆的孩子還在家里嗎?
需要注意的是,這里所說的孩子在不在家有兩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是孩子因為厭學、網癮等問題,或者對家庭教育的不滿,出現離家出走或者經常性離家出走的情況,有部分孩子是因為青春期叛逆的沖動,這種情況下的孩子離家后會自行回到家中(當然,如果孩子經常出現沖動也需要引起家長的警惕),還有部分孩子已經處于迷失狀態,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孩子的身體已經處于家庭之外,長期放任不管,孩子的心也會飄離家門。
第二種情況的叛逆孩子更為嚴重,他們從小到大接受錯誤的家庭教育,或者沒有感受到過來自爸媽的溫暖,比如說留守兒童或者父母忙于工作事業而忽視了孩子陪伴問題,這些都會造成孩子對父母的親情冷漠,一般來說這部分孩子也更容易出現叛逆問題。而薄弱的親子關系使得父母、家庭對叛逆孩子的影響力微乎其微,更加難以進行管束,想要單純通過父母的改變來改變叛逆孩子效果接近于無。此時孩子對于家庭缺失歸屬感,孩子的心早已經飄離家庭。
就目前接觸到的叛逆孩子來說,大多是因為行為問題出現身體的離家,只有極少數孩子本身對父母就存在淡漠甚至仇視態度。
因此家長在將孩子送進叛逆學校教育時,首先要擔心的不是孩子會不會恨自己,而是如何重新構建親子關系。
叛逆孩子學校對親子關系的重建
無論是身還是心的離家出走,對孩子的教育問題都是一個極大的障礙,需要家長及時進行將孩子引導回家庭。
在叛逆孩子學校中實行的大多是封閉式教育,而且大多離家距離并不近,孩子突然從熟悉的家庭被送到千里之外的陌生環境中,失去父母的關愛,什么都要靠自己,這對孩子來說不僅是一種身體上的挑戰,在適應的過程中孩子才會對親情有真正的領悟,這也是為什么在接受被送到叛逆孩子學校后,很多孩子在給家長寫家信時會講對家庭、對父母的思念,這其中有部分學生是想早點畢業,更多的學生是真的在遠離家園后才懂得曾經自己有多么幸福。
除了環境之外,我校還會安排心理老師針對孩子的問題進行分析,制定一對一的心理疏導方案。借助心理疏導不僅是為了讓孩子重新認識親情的可貴,對過往的行為進行反省,更是為了了解孩子心中對家的疙瘩,借助心理老師的口,傳達給家長,指導家長對自己的教育方式進行反思與調整,配合家信往來,重新構建親子關系。
因此在叛逆孩子學校畢業的學生中,99%的孩子不會記恨父母將自己強行送走的行為,正如去年弘德畢業的一個孩子說的,“我承認剛入校時會恨父母,可是在日復一日的軍事訓練以及心理談話中,自我反思,以前的我真的就問心無愧嗎?為什么父母會這么對我?我在要求他們理解我的時候我理解他們了嗎?也該學會理解父母了。”
孩子在學校自我反思,會逐漸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
一對一心理疏導
也存在極少數畢業后依然記恨父母的孩子
還記得前陣子鬧得沸沸揚揚的山東科技防衛學校畢業的女學生將母親捆綁致死的新聞嗎?
這里面固然與學校的教育有問題,更與孩子自身有關系。
教育就如治病,醫生并不能包治百病,學校也不會保證能對每個孩子的教育都有效果(友情提示:對于每一個都不想去了解孩子的問題就打包票能解決問題的學校,請提高警惕心!)。弘德接觸叛逆孩子學校和學生數十年的時間里,看到過孩子哭著鬧著不肯下車,入校前期不理解父母的情況。
所以,孩子被強行送入叛逆孩子學校后,肯定會出現不理解父母、恨父母的情緒,這些后續需要正確專業的引導才行,而這對叛逆學校的心理咨詢老師就要求很高了,但是現在社會中存在很多非專業心理輔導的叛逆學校,只是表面跟孩子聊聊,并沒有解決孩子和父母之間的根本矛盾,那么不理解父母的情況還是會持續發生。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14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