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孔子過泰山之側,有婦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①而聽之。使子路問之曰:“子之哭也,壹②似重③有憂者。”而④曰:“然⑤!昔者吾舅⑥死于虎,吾夫又死焉⑦,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為不去也?”曰:“無苛政⑧。”夫子曰:“小子⑨識⑩之,苛政猛于虎也。”(選自《禮記?檀弓下》)
【注釋】
①式:通“軾”,指車前的扶手橫木,這里用作動詞,意為扶著軾。
②壹:確實。
③重:重疊,連續(xù)。
④而:乃,于是。
⑤然:是這樣。
⑥ 舅:古稱丈夫的父親為舅,即公公。
⑦焉:兼詞。相當于“于此”,即于虎,被老虎吃掉。
⑧苛政:苛刻暴虐的政令。
⑨小子:古時長者對晚輩的稱呼。這里指孔子稱呼他的弟子。
⑩識(zhì):通“志”,記住。
【評析】
在孔子眼里,人禍遠比自然給人造成的災難厲害,為政者發(fā)布政令必須慎之又慎。如果政令殘酷,百姓不堪忍受,起而抗爭,為政者就會自食惡果,甚至于亡國破家,身敗名裂,不可不戒。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賴頌強講孩子沉迷網(wǎng)絡游戲怎么辦,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157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