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沉迷網絡,家長怎么做?
孩子網戀了,應該如何應對?
如何避免孩子誤入傳銷?
如何引導孩子正確追星?
……
青少年沉迷網絡游戲,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一旦有時間、條件,不少孩子就對著電腦、捧著手機玩得不亦樂乎,很多家長對此都束手無策。但是青少年心智不成熟,容易受到網絡上一些不良因素的影響,當孩子們慢慢開始沉迷游戲,其心理和行為就會發生偏差。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兩個真實案例:
第一個案例:正在上初中的被告人未成年人王某,因沉迷網絡游戲,經常偷竊家里的錢財。因弄丟了父母給的零花錢,怕家長責備,王某便到姥姥家居住。第二天,王某向姥姥要錢上網,遭到姥姥的拒絕和責罵后,心生不滿,竟然將姥姥殺害。作案后的王某偷了姥姥120元錢,隨后到網吧上網。案發后,王某被抓獲歸案。人民法院一審依法判決被告人王某犯故意殺人罪,判處有期徒刑8年。
第二個案例:15歲的被告人鄭某因沉迷網絡游戲,為弄點錢花,攜帶手電筒、砍柴刀到鄰居被害人王某(51歲)家偷錢,在盜竊過程中,驚醒了王某的妻子,于是鄭某將被害人夫婦和孫女3人殺害,竊得現金170元后逃跑,后被抓獲。人民法院一審判決被告人鄭某犯故意殺人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孩子們的社會閱歷淺,很難分得清游戲和現實。當他們沉迷游戲無法自拔,久而久之,就會下意識地用游戲里的思維套用在現實中。于是,他們就開始效仿游戲中人物暴露的衣著,以及用暴力的方式去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據中國青少年犯罪研究會2011年的統計,在未成年人犯罪當中,有70%是受到網絡暴力游戲或者是網絡色情的影響。
那么作為家長,
如果孩子沉迷網絡游戲該怎么辦呢?
首先,要了解導致青少年
沉迷網絡游戲的原因有哪些,
以便于我們“對癥下藥”。
第一,因缺乏自控力而陷入網癮。由于孩子自身的意志力比較薄弱、自控能力還不強,在網絡游戲中獲得的放縱與快感,以及虛擬的成功感帶來的陶醉,使還不能區分現實感覺與虛擬感覺差異的孩子,無法抗拒虛擬的世界。
第二,為了獲得尊重而沉迷于網絡游戲。在學校里學習有困難的青少年,在生活中很難得到社會、學校、父母對他們的欣賞和肯定。來自社會、學校、父母及自我的不斷否定,使青少年不能從現實生活中體驗到成功和自信的快樂,轉而在網絡游戲中尋找肯定。
第三,因同伴交往困難而迷戀于網絡。青春期的孩子逐漸從心理上脫離對父母的依戀,將成長為獨立的個體。盡管青少年從主觀上有獨立的愿望,但實際上卻很難在短時間內適應這種獨立的生存狀態。有的孩子在現實生活中無法與同伴交往,使青少年孩子不愿或不敢面對現實,成長過程中對于朋友的需要只能從網絡虛擬的世界中獲取,從而使他們無法擺脫對網絡的心理依賴。
第四,因缺少與父母的溝通而沉溺于網絡或父母過度溺愛、疏于管教造成的上網成癮。有的父母習慣于用“強迫命令式”的教育方式管教孩子,不能理解孩子成長中的煩惱,只是用簡單的否定來對待孩子成長中的困惑,久而久之就會失去孩子的信任。孩子也會因為無法與父母溝通,情緒得不到釋放而沉溺于網絡。反之如果父母對孩子過于溺愛,總是無條件地滿足孩子的需要,也會讓孩子在網絡游戲的世界里迷失。
孩子沉迷網絡游戲有多種原因,
而作為家長,
在發現孩子沉迷網絡游戲時,
應該有針對性地去指導孩子,
讓孩子從游戲世界中脫離。
第一,家長對網絡應當秉持“趨利避害”的理念,既不能把網絡視為洪水猛獸,也不能對風險聽之任之。家長應該通過主動引導,讓網絡“為我所用”,使其成為孩子娛樂、學習、日常生活的好幫手,成為表達自我、參與社交的途徑。
第二,家長要強化自身榜樣示范作用,有意識地放下手機、離開電腦。如果家長管理不好自己的網絡行為,那么孩子的網絡沉迷問題也會隨之加劇。
第三,家長要幫助孩子提升自制力。在孩子接觸游戲之前,家長應當幫助孩子選擇適合的游戲,同時要進行協商、引導,并訂立規矩,讓孩子在這個過程中表現主動性和自制力。
第四,家長要多花時間陪伴孩子。現實世界比虛擬世界精彩得多,家長不妨多花點時間,和孩子一起運動、旅行,一起聽音樂會、參觀博物館,讓孩子在學習之余接觸到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讓他們掌握獲得快樂的能力。
精彩刺激的畫面、變化無窮的情節、操縱一切的快感,網絡游戲里的世界,對于好奇心強、自制力弱的青少年來說都是巨大的誘惑。幫助孩子走出網絡游戲的泥沼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要用愛與關懷讓孩子回到美好的現實世界中來。
怎么樣,
家長們做好筆記了嗎?
下一期微課,
曉法姐姐將給家長們
講述的話題是
“大學生求職如何避免誤入傳銷”
可不要錯過哦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18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