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長說,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上課走神,做作業的時候坐不住。
確實,孩子的注意力影響了方方面面。
那么,如何判斷孩子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呢?
以下是常見的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
1、好動,坐不住。
2、無精打采,心不在焉,或者想入非非,老走神。
3、粗心,馬虎,差錯多,做事無效率。
4、拖沓,磨蹭。
5、一心多用,有始無終,學習、做事質量低,效率不高。
……
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注意力是什么?如何提高注意力?
第一,認識注意力
注意力不能片面地認為是專注的能力,專注只是注意力的一小部分的組成部分。
1、注意的穩定性
如果孩子在聽課時大部分時間處在”走神”狀態或者偶爾會出現”走神”狀態。導致孩子知識斷點比較多,直接影響聽課質量。注意力的穩定性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提高,
2、注意的廣度
研究表明,在一秒鐘內,一般人可以注意到4-6相互間聯系的字母,5-7個相互間沒有聯系的數字,3-4個相互間沒有聯系的幾何圖形,也就是常說的短時記憶的容量是5-9個模塊。當然,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注意廣度。一般來說,孩子的注意廣度要比成年人小。但是,隨著孩子的成長及不斷地有意識訓練,注意廣度會不斷得到提高。也就是說,經過訓練,一目十行是可以實現的。
3、注意的分配性
人的注意力總是有限的,不可能什么東西都關注。如果要求自己什么都注意,那最終可能什么東西都注意不到。但是,在注意的目標熟悉或不是很復雜時,卻可以同時注意一個或幾個目標,并且不忽略任何一個目標。能否做到這一點,還和注意力能夠持續的時間有關,所以要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力,逐漸培養有效注意力的能力。如孩子能夠一邊看書,一邊記錄書中的精彩語言。
4、注意的轉移性
在孩子上完一節有趣的美術課后,下一節就能馬上投入到數學的解題中,孩子的注意轉移性就不錯。轉移性是指從一件容易的事情轉移到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
第二,訓練注意力
注意力是可以訓練的,下面是以下比較常見的注意力訓練方法:
1、分類
可以把不同顏色的米、豆子混在一起,然后讓孩子分開。
2、舒爾特方格
在一張方形卡片上畫上 1cm × 1cm 的 25 個方格,格子內任意填寫上阿拉伯數字 1 ~ 25 等共 25 個數字。訓練時,用手指按 1 ~ 25 的順序依次指出其位置,同時誦讀出聲,記錄所用時間。數完 25 個數字所用時間越短,注意力水平越高。如果是年紀比較小的,如3-5周歲的小朋友可以選擇1-9、1-16的進行訓練,如果是年紀比較大的,如7周歲的小朋友可以1-36,1-49的訓練。
3、倒著數數
例如:從100、99、98……依次數到1,也可以從100、98、96……依次數到2。若是能做到又快又準,反復練習,注意力則會有一定的提高。
那么我們還可以引申一下,倒背乘法口訣,倒背聲母表、倒背字母表。
為了更加有趣一點,家長可以和孩子比賽,看看誰背得又快又準。
4、其他游戲
找不同、走迷宮、連連看等輔助游戲。
由于注意力訓練的時間比較漫長,
所以不少家長難以堅持下來,
其實每次訓練的時間也不宜過長,
15分鐘左右就足夠了,
這段時間家長可以認為是陪孩子玩一玩,
每天換一個游戲玩,
這樣孩子高興了,效果也就更好了。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27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