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省湘潭市韶山的街道上,一名男子和一位中年女性發生了劇烈的爭吵,男子甚至對女子舉起了拳頭。路人上前去勸架才知道,原來這是一對母子……
據悉,該男子叫潘杰,是當地的一個未婚男性,曾先后相親59次,但次次都被女方拒絕,所以內心非??鄲?。
那么,為何附近的女生都認識他,但看不上他,甚至聽到他的名字后暗暗搖頭呢?原來,潘杰曾參加過湖南的相親節目,所以在當地小有名氣,但是名聲卻并不好。
潘杰出生于1986年,父親是一名人民教師,母親工作也很穩定,對這個獨子一直寄予厚望。
由于家庭條件不錯,潘杰幾乎沒有什么煩心事,有了潘杰之后,便把注意力都放在了孩子身上。
從小,父母就對潘杰有求必應,盡力給他最好的,再加上潘杰是家里的獨生子,父母更是溺愛無度。
雖然父母對他非常嬌慣,但年幼時的潘杰非常乖巧懂事,有時母親上班帶著他,他也不吵不鬧,安靜地等著母親下班。
在家時,潘杰也會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街坊鄰居都非常喜愛這個乖巧懂事的小男孩。
后來,父親的工作變動,開始變得繁忙,陪伴潘杰的時間也變少了。因此,潘杰的生活起居幾乎全由母親照料。
由于缺少與父親的溝通,父子倆的關系一直不太融洽。
母親認為,潘杰的童年只有母愛,缺少了父愛,覺得非常虧欠孩子,總想著補償,于是對潘杰更加地溺愛。
就這樣,潘杰像其他同齡人一樣健康地成長著。很快,他就到了該入學的年紀,父親盡力托關系,把潘杰送進了當地最好的小學。
出生在書香家庭,潘杰在學習上也很有天賦,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讓爸爸媽媽感到很欣慰。
后來,潘杰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重點初中。在這期間,他一直是班里的佼佼者,也是父母老師眼中的“三好學生”。
不過,當時的初中離家較遠,潘杰只能住校。
在那里,沒有父母的關懷和陪伴,一切都只能靠自己。潘杰表現得很不適應,經常往家里打電話,這讓母親非常心疼。
面對兒子的委屈和訴苦,母親也毫無辦法,只能多給潘杰一些零花錢,希望能從物質上滿足他。
但是,也恰恰是母親的忽視,讓潘杰覺得“母親一點也不關心他,不愛他,所以才把他扔到了寄宿學校”。
日子一天天過去,潘杰在學校的表現,雖然算不上最佳,但也算過得去,起碼考一個大學是沒有問題的。
潘家父母看到兒子的表現,覺得很欣慰,甚至覺得“也沒怎么管他,這不也健康長大了嘛”。
但事情從潘杰中考后,就出現了變化。
中考之后,潘杰迎來了兩個月的假期,爸爸媽媽為了犒勞潘杰,給他買了一部手機。
誰也沒想到,恰恰是這部手機,讓一家人陷入了噩夢,再也難以挽回往日的幸福。
這是潘杰第一次無拘無束地接觸網絡,他感到很新鮮,很有吸引力,恨不得天天抱著手機耍。
不久后,潘家換了新房子,因為家里需要裝修,環境也不好,父母擔心影響兒子,便提議讓他去一位朋友家居住。
于是,潘杰便去了父親的朋友家居住。然而,這家有一個比潘杰大一些的男生,非常癡迷玩游戲,從而帶回了潘杰。
起初,這位大哥哥帶著潘杰去網吧玩兒,后來兩人便在手機上下載了手游,過上了暗無天日的生活。
此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兩人都是有錢時去網吧玩游戲,沒錢時就在家玩手機游戲,體驗到了現實生活無法帶給他的舒爽。
在這位大哥哥的帶領下,潘杰總是撒謊和父母要錢,但他們轉頭就把錢全部扔進了游戲里,樂此不疲。
整整兩個月的時間,潘杰與這位大哥哥,幾乎扎根在了網吧,壓根沒考慮過現實的問題。
有時候,兩人吃飯也不愿好好吃,就在簡陋的網吧里湊合一下,吃飽了就繼續玩游戲,每天渾渾噩噩,不知今夕何夕。
直到開學的前一天,潘杰才不情不愿地收拾行李,回到了自己家。
潘家父母得知兒子喜歡去網吧之后,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只以為兒子去放松一下,還想著“開學就好了”。
開學之后,由于此前優異的成績,潘杰被分到了“尖刀班”,可他對于學習生活,卻徹底失去了興趣,再也無法適應。
老師講課時,他滿腦子都是在網上拼殺的快樂;同學們探討問題時,他滿腦子都是手機游戲的段位;根本無心停課,也無心學習。
一周后,潘杰再也忍不住,竟然萌發了逃學的想法。
于是,潘杰拿著父母給的零花錢,從學校的后墻翻出去,在網吧一呆就是一天,感覺到了從未有過的快樂。
從此后,潘杰時不時就會翹課,就算在課堂上也很不專心,要么睡覺,要么走神,讓老師非常著急。
對于潘杰的不正?,F象,老師們也很負責,多次把他叫到辦公室談心。還勸他說:“現在是讀書的年紀,應該把精力都放到學習上,不要沉迷于虛擬的世界,不然將來會后悔的?!?/span>
可是,潘杰卻不以為意,仍舊我行我素,每天逃課去網吧。
此后的幾個月,潘杰的情況不但沒有改善,反而變本加厲,有時甚至好幾天找不到人,老師們急壞了,只能把情況反映給了潘杰父母。
潘家父母得知后,急匆匆地趕到了學校。在單純美好的校園里,到處都是在學習的學生,卻獨獨不見潘杰。
在老師的再三追問下,潘杰的舍友才帶著老師和潘家父母,在附近的網吧找到了潘杰。
當時的潘杰已經在網吧呆了兩天,身上臉上都是臟兮兮的,而且看起來精神很萎靡,哪里像是朝氣蓬勃的學生?
父親對于潘杰的行為感到又急又氣,可一想到對于兒子童年的疏忽,缺少對他正確的引導,不禁有些心軟,并沒有打罵潘杰,只是勸導了一番。
母親也沒有重視潘杰的重大改變,還和老師求情說:“孩子只是年紀小,所以自制力差,我們勸勸他就行了,請老師放心?!?/span>
正是父母這種縱容的態度,讓潘杰開始變本加厲。
在家呆了幾天后,潘杰就返回了學校。但是,他卻沒有一點改變,依舊每天逃課,沉迷于網絡世界,學習成績也一落千丈。
網絡游戲的世界,充滿著暴力和粗俗,原本的乖乖仔潘杰,也學到了一些暴力的語言,完全不見了以往的模樣。
最終,潘杰成了班里的倒數幾名,錯過了最好的學習機會,只考上了一所技校。
進入大學之后,潘杰徹底不受父母的控制了。每天醒來就是去網吧,在游戲的世界中放縱自我,還結交了一群狐朋狗友。
有了一幫志同道合的朋友,潘杰更是不學無術,還沾染上了許多不良嗜好。例如不學習、不鍛煉、滿嘴臟話等,考試掛科更是常有的事。
稀里糊涂地混完了大學,潘杰連工作也不想找了,就這樣賴在家里,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沒錢了就跟父母要。
有一天,母親終于忍不住了,大聲質問潘杰:“你為什么會變成這樣,我們到底哪里對不起你,你要這樣來報復我們!”
隨后,母親在一氣之下,就把家里的網線給拔掉了。
此時的潘杰,正在忙著升段位,一看網線斷了,瞬間就怒了,不僅對母親惡語相向,甚至一把將身材矮小的母親,重重推倒在了地上。
正值壯年的小伙子,力氣可想而知,母親一個踉蹌摔倒在了地上,然后一只手撐住地面,一陣疼痛襲來。
不過,在那種情況下,母親也顧不得疼痛,沒有及時去醫院就診,因此錯過了最好的救治時間,那只受傷的手一直不靈活,落下了終身殘疾。
慢慢地,潘杰也到了該成家的年紀??粗車笥训暮⒆佣冀Y婚生子了,潘父潘母也開始給潘杰張羅了起來,心里想著“以后有老婆管著,潘杰或許會變好”。
于是,潘父潘母開始給潘杰物色對象,并四處找朋友和媒人,希望能給潘杰介紹個相親對象。
可是,游手好閑、邋里邋遢的潘杰,又有哪個女孩能看得上呢?
幾年的時間里,潘杰連續相親了59次,最后都以失敗告終,甚至蹉跎了35歲都無人問津,他也成了街坊鄰居們的飯后談資。
屢屢受挫的潘杰,覺得自己成了笑柄,不由得心生怨恨,于是把怒氣都撒在了父母身上。
父母感到痛心疾首,兩人已經不再年輕,面對孩子如今的情況,他們已經無能為力了,只能偷偷地抹眼淚。
對于父母對自己的良苦用心,潘杰不但不感恩,還對父母態度惡劣,甚至多次揚言要動手,對父親說:“我告訴你,你遲早要挨頓打!你要想少受傷,你趁早去練一下?!?/span>
走投無路的父母,決定帶潘杰去看心理醫生。
起初潘杰完全拒絕溝通,慢慢地能回復一兩句話。醫生認為,潘杰的表現屬于偏執型人格障礙,內心敏感,易于陷入暴躁狀態。
此外,潘杰的三觀也與正常人不同,非常偏頗,對于孝順、尊重這些品質,潘杰認為都是古代糟粕。
即使是通過藥物治療,潘杰也沒有變化。到了這個時候,一切都顯得那么遲,似乎再采取任何措施,都是無濟于事了。
對于潘杰從一個乖巧懂事的孩子,變成如今這般暴躁易怒、不求上進,潘父潘母只是歸咎于網絡游戲。
可事實是呼之欲出的,是父母的陪伴缺失,更是疏于管教,才造成了潘杰如今的樣子。
如果父母在發現孩子愛上網游后,第一時間就嚴厲批評、正確引導,幫助潘杰改掉不良嗜好,結局應該會大有不同吧?
作為一個成年人,潘杰也選擇了逃避現實,不愿意面對生活的殘酷,才讓自己陷入了如此的境地。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一出生就是一張白紙,他們的一言一行都是父母言傳身教來的。
這個可悲的故事也警醒著我們,多給孩子一些關愛與引導,教育若錯過了最佳時期,彌補便成了徒勞。
——END——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28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