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孩子沉迷網絡游戲荒廢了學業,也有的孩子為了玩游戲把家中的存款都消耗殆盡,當然孩子們成長階段沒有把控的能力。
家長若是不給予管教或者沒有使用正確的方法,只會害了孩子的一生。
兒子過于沉迷游戲,父親買號“追殺”他至退游,網友:硬核戒網癮
盧先生的兒子今年16歲,在上初中二年級,可是兒子的成績并不優異,甚至沉迷于網絡游戲,每次考試都得班級倒數第一,這讓盧先生很無奈。
在一次家長會后,班主任老師找盧先生談話,說如果孩子再不好好學習,有可能參加不了中考,甚至連初中都不能畢業。
盧先生回家后正發愁該怎么做時,想出了一個妙計。
他花巨資把游戲中的最高級別買下,當然他也在網絡中結識了很多朋友,并告知他們一旦兒子上線玩游戲就和他一起追殺。
盧先生的兒子并不知道自己的爸爸也在玩游戲,而且還是一個高手,同時他發現父母不再管教他,他也開始肆無忌憚的去玩,可是每次玩游戲他總被別人追殺。
最后他才知道,原來是他的爸爸在游戲中對他大開殺戮,并大哭起來,還對盧先生說:”我以后再也不玩了,我要好好讀書”!
盧先生的教育方法成功了,他用機智的手法遏制了孩子玩游戲,并成功的將兒子的網癮戒除。
但是生活中有很多父母在孩子拼命玩游戲的時候卻束手無策,有的甚至用毆打謾罵的方式也無濟于事。
這時父母的做法往往很關鍵,在孩子愛玩游戲這點上該如何正確地去引導?
⒈將游戲中的“及時反饋”機制代入到生活、學習中,及時地給予孩子回復。
父母們總是會拿孩子與別人比較,甚至孩子在辛苦付出后得到的成績,在父母看來都是理所當然的。
這些沒能被滿足的尊嚴以及肯定,在游戲中卻能獲得。
作為父母首先要改變自身,當孩子取得成就時要及時給予反饋和相應的獎勵,滿足孩子的情感需求。
2.言傳身教,父母自身要克制,不可沉迷游戲。
如今存在一種現象:很多父母一有空時,就整天抱著手機玩游戲,自身就是妥妥的“游戲迷”。
有玩游戲的時間不如多陪陪孩子,對于孩子一時地沉迷于游戲,父母首先要有耐心和恒心,其次要以正確的方式來引導孩子,不可急于一時。
3.尊重孩子的興趣,并培養孩子的興趣。
孩子為什么愛玩游戲?這說明游戲對于孩子本身是有吸引力的,讓孩子產生了興趣。
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人父母首先要尊重孩子的興趣,其次要去了解孩子喜歡某種游戲的原因,然后想辦法將這份興趣轉移到其他方面。
興趣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逼著孩子學習只會給孩子帶來壓力,讓孩子把學習變成興趣,才能獲得動力和樂趣。
培養孩子不是按照爸爸媽媽的想法把孩子雕刻成一個樣子,而是發現孩子獨特的天賦,尊重孩子的想法,讓孩子往自己喜歡的方向成長,最終成就一個獨一無二的自己。
讓孩子擁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孩子才能快樂并且滿懷期待和信心的走下去。
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那就注重孩子的素質教育,幫助孩子成為一個擁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性格,管理好自己的情緒,良好行為習慣的人
再好的電子產品也比不上父母的陪伴,比如有溫度有親情的親子閱讀。
3~6歲的孩子正處于一個閱讀的敏感期
這個時期家長可以好好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準備一些認知類、行為習慣類、情緒處理、入園小故事類的繪本,看繪本能夠調動孩子主動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可以讓他潛移默化的學到一些知識。
近代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教育是農業而不是工業”。所以,父母一定要多花點耐心教導孩子,給予孩子更廣的成長空間!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29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