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將和青春期孩子斗智斗勇的過程比做一場斗爭的話,那么與網絡,游戲相關的一定就是最可怕而頑固的敵人。
在這個時代,科技高度發達,手機電腦從單純的通訊和工具演變出了更多五花八門的妙用,可以滿足各種層面的消費和娛樂需求,這也導致很多孩子醉心其中,學習成績也一落千丈。
因為手機電腦與父母“反目成仇”的孩子數不勝數,劍拔弩張的親子關系,拋在腦后的學習作業,這一切都讓家長忍不住感到困惑:
為什么游戲會對孩子產生如此強大的吸引力?
游戲到底有著什么樣的魅力?
而最重要的是——
我們要如何才能打敗游戲這個競爭對手,將孩子拉回到我們希望的“正途”?
孩子沉迷游戲,是因為打游戲的時候可以讓孩子覺得滿足。
孩子在打游戲時會得到很多正向的反饋,不僅有不斷的刺激和鼓勵,更有數值和金幣經驗的獎勵。
這種接連不斷的滿足感,是在學習中和家里都很難得到的。
因為無法在學習生活中被滿足,孩子會更愿意投身在游戲中,不去面對會讓他感受到挫折的現實,慢慢地就離不開游戲,掉入沉迷當中。
以下是一位媽媽的自述:
現在我和孩子隔離在家,孩子要居家上網課,第一天老師就反饋了信息,說孩子存在遲到早退的現象。
我并沒有把原話告訴孩子,而是告訴他,老師說你這次上課回答問題有進步哦。
老師還說他做作業不認真,存在漏做的現象。我就告訴孩子,這次作業雖然老師說做得不是很好,但是也夸你比之前有進步了,我跟老師都相信你會變得更好的!
孩子的爸爸在我的影響下,也開始鼓勵孩子。果然,雖然沒有我們的嚴詞批評和強烈要求,孩子第二天卻沒有出現遲到早退的現象。
不過孩子依然還存在一些小問題,每次一下課和放學時,他就會迫不及待地玩手機,也會因為想抓緊時間玩手機出現寫作業潦草不認真的問題。
晚上孩子睡覺還是十分困難,原定每天十點的睡覺時間,總要因為玩手機拖晚很久,但是在變換了溝通方式之后,孩子不再一拖拖到十一二點,反而十點半左右就能放下手機。
我發現,原來讓孩子做出改變并不是一件難于登天的事情。
只是說幾句鼓勵的話,改變自己的態度,孩子就會不自覺地做出積極的轉變,雖然無法一下子變成完美的樣子,但這種積極的改變還是讓我充滿驚喜。
我不斷提醒自己,要多關注這些積極的改變,少焦慮,多冷靜,鼓勵孩子,放大孩子的優點,雖然這個過程可能是漫長的,但我相信孩子會越來越好。
積極主動型家長對孩子的行為保持著好奇心,并通過參與孩子隨機發起的某一個話題來及時了解孩子的行為和思想,通過豐富話題的廣度和深度來啟發孩子主動思考,這種有意識的回應讓教養變得“有營養”。
孩子不僅能從親子交流中學習新知,還能從家長的回應中模仿與人溝通的技巧。此外,每次孩子發起話題時,也是一次建立親子關系的好機會。
你平日大多數時候都是如何回應孩子的?孩子又是以哪種風格回應你的?你是否覺得自己可以三思而后“言”呢?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34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