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會對這個問題有些共鳴。
家長會苦惱,為什么我的孩子整天抱著游戲不放?
女生會苦惱,為什么因為游戲,不回我消息?
先說說游戲能給我們帶來什么感覺?
彩色畫質,帶感的聲音,還有及時的反饋。
是的,這點很重要。為什么孩子不會沉迷于學習,很大概率是沉迷于游戲呢?
學習是一個日積月累漫長的過程,教育所帶來的成效,可能要在數十年之后才能看見。
而游戲,有任務,每一關有時長。
勝利了有及時的反饋。失敗了還能再補救。
第二點,就是社交的需求。
很多孩子在學校里,因為學習成績差或者自身性格,并沒有朋友。
而游戲,可以讓他快速地找到女朋友。
一起并肩作戰,共同完成任務。互相吐槽豬隊友,一起發泄情緒,得到共鳴。
第三點,就是陪伴的需求。
很多家長平時忙于工作,并沒有時間陪伴孩子。
而孩子在學校里發生了什么事情,無人可以訴說和傾聽。
那么孩子會選擇游戲來發泄情緒,用沉迷游戲這種行為,來沖淡在現實生活里那些不好的體驗。
第四點,就是獲得成就感。
很多人在現實生活里,在工作上無法獲得價值感,便會從游戲里獲得。
甚至,花很多錢來買裝備。就是想體驗一下,在虛擬世界里被欣賞和喜歡的感覺。
所以,每次想玩游戲前,都要多問問自己,我真的是想玩游戲嗎?
還是我僅僅是需要娛樂,或者是找個隊友陪一下。
在這之前,多覺察自己內心的需求。
如果真的想玩的話,就玩吧。
但是不要在玩完之后,自責。
當你覺得浪費了時間,那就逐步減少。
或者你發現自己,花在游戲上的時間很多。
那么更深層次的需求,是不是現在當下的工作讓我覺得沒有價值感,沒有成就感。
而需要通過游戲里的虛擬世界來獲得。
那么,你更需要問自己的是,我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有什么比打游戲我更喜歡的嗎?
可以是寫作,可以是插花,甚至可以是簡單的手工。
當你可以偶爾那么一次兩次的靜下心來,審視自己的時候,你就能慢慢的把自己從游戲的世界當中抽離出來。
最后,如果是你的孩子或者你的伴侶沉迷游戲。
不要一上來就指責,這樣只會激起對方的防御。對方也不會聽你后續的勸說了。
承擔起屬于自己角色的責任,是伴侶,亦或是父母。
關注對方的需求,反思自己,是不是沒有及時地給到對方陪伴和傾聽,這個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同時要明白,游戲的背后是成千上萬個人精心設計的產品,精準的大數據,洞悉個人喜好,精準推送。
慢慢地戒掉游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有耐心,改變就會緩緩而來。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34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