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聽過一句話,讀書不是唯一的出路。
這句話最常出現在學生時代,不喜歡上學的孩子最喜歡用這句話反駁老師和家長。
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這句話乍一聽確實沒什么問題。
可問題就是,說這話的人只說了前半句。
連他自己都不知道,剩下的出路是什么。
別人只是說說而已,可很多不諳世事的孩子就真的信了。
讀書的時候,我就是個極其偏科的學生。
語文成績常年名列前茅,數學和外語卻及格都難。
要不是對畫畫感興趣,累死累活的惡補美術功底,最后參加藝考。
光憑文化課,我連個正經大學都上不了。
畢業之后,也沒有在設計領域繼續深造。
反倒是從小到大那些巨大的閱讀量和征文比賽,讓碼字成為了飯碗。
讀書那會兒,除文科類的課上認真聽講。
其他時候,都在偷摸著看各類與學習無關的課外書。
從小就不愛熱鬧,只喜歡自己在本子上寫寫畫畫。
就這么習慣成自然,到如今可以信手拈來一篇千字的文章。
剛畢業那會兒,也一度迷惘過。
因為參加了藝考,所以選擇了和設計相關的專業。
可軟件和畫工玩得并不好,所以面試的時候屢屢碰壁。
幾次下來,真的是懷疑人生。
明明每個月就給那么點錢,還提那么多要求。
后來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去應聘了文案類的工作。
哪知道第一次面試就過了,人家對我之前寫過的文案贊不絕口。
得虧當年語文這門課一直學得夠扎實,要不然真的得去工地里搬磚。
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我從小到大讀的書,足可以開一家書店。
就這樣,徹底轉行,開始了自己的文案工作。
在文化傳媒公司待久了,什么樣的案子都有接觸過。
有些項目自己的知識儲備不夠,還是得臨時惡補。
只有自己設身處地的了解過了,才能滿足甲方爸爸的訴求。
高中那會兒,總覺得有些學科沒啥用。
后來工作了,才發現有時候還是不得不學習。
雖然不需要像以前一樣按部就班地上學。
可學到的東西究竟能不能行,甲方會直接就給出評分和結果。
以前考個低分無非是師長的申訴,現在做不好,那可就是扣錢丟飯碗的結果。
看到越來越優秀的00后,也不得不自我懷疑。
那些年真該多學點技能,不至于像現在這樣原地尷尬。
相比較我們這些苦逼的打工人,還有一些家庭條件不錯的富二代們。
人家的選項就很多了,繼承家業或者自主創業都可以。
要命的是,大部分人根本沒人家那個家底,除了拼自己壓根沒有備選。
當代的女孩子稍微幸運一點,找個人嫁了也算不愁吃穿。
有個高中同學還沒畢業就輟學嫁人,現在每天在家帶孩子玩。
有段時間瘋狂發朋友圈罵自己的老公找小三家暴她。
后來大約是覺得家丑不可外揚,又把我們這群同學全都給刪除了。
還有的同學沒讀大學,選擇了自己開店。
要說當個小老板也是真自在,他的店剛開業那會兒,我們屬實羨慕的不得了。
可緊接著疫情就來了,他的店撐了兩三年,現在已經盤了出去。
過年的時候在飯局上見過一面,現在背著幾十萬的貸款,正發愁怎么賺錢。
還有那些沒創業也沒嫁人的,就游走在各個廠子之間找活干。
因為職業經常轉變,也不清楚人家現如今在哪里高就。
前不久一個初中同學在群里詢問辦假畢業證的事情。
據說是家里給他找個安穩的活,可人家那邊對學歷有要求,必須得是本科畢業生。
雖說這年頭本科畢業的學生一抓一大把,可這哥們兒那會兒只讀了個職業學校。
現在門路有了,只得四處找人辦假證,看看能不能糊弄過去。
當然,大部分沒讀書的人都干起了銷售。
賣各式各樣的東西,天天帶著客戶四處看產品。
一開始大多底薪很低或者沒有底薪,等待著有一天來大單了一夜暴富。
每天磨破了嘴皮子,搞得身邊的人見了他們都得躲著。
職業沒有貴賤之分,不管從事什么行業,只要自己干得開心就行了。
讀書和不讀書的區別,無非就是人生選項的多與少。
讀書確實不是唯一的出路,但相比較于不讀書,出路至少多了那么幾條。
沒有行業的相關知識,就只能選擇那些賣力氣的活計。
越是簡單易上手的工作,可替代性也就越強。
到了最后,就成了工人們互相比誰更便宜的惡性循環。
互聯網時代,讓一部分網紅迅速積累了大量財富。
可在自媒體的領域里,人家玩的十分高明。
所有外行看起來容易的事情,自己親自上手壓根找不著門道。
有的孩子也許的確不是讀書的料。
可是他要花費巨大的時間和精力,去琢磨一條屬于自己的路。
而那樣的路,其實比讀書這條路艱難百倍。
經歷都是財富,每個發光發亮的人,都曾經拼盡全力。
當你沒想到更好的計劃時,不妨先在這條安穩的路上走上一段時日。
天才和成功者只是少數,正視自己,才有未來。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34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