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的癥結(jié)是∶學習成了負擔,”求知”的過程不再快樂
如果問孩子們什么時候最快樂?幾乎所有的家長和孩子都會說,當然是玩的時候最快樂。
許多孩子對功課之所以不感興趣,根本的原因在于作為”求知”過程的學習
被人為地變成了”任務(wù)”和”負擔”,求知的過程變成了完成老師家長”規(guī)定任務(wù)”的過程,
孩子成了被動的學習機器。因此,籠統(tǒng)地說孩子缺少”學習興趣”,可能并不公允。
對于孩子來說,”學習”并不僅僅是教科書上規(guī)定的生字和習題,
它還包括孩子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所了解的一切事物,甚至也包括在游戲中。
孩子在玩兒的過程中”學”到的東西常常超出了成人的想象。對于許多家長來說,
更應當關(guān)心的問題恰恰是∶我的孩子對哪些事物最感興趣?其中是否包含了激發(fā)學習動機的積極因素?
應對策略∶讓孩子感受”求知”的快樂
第一,要努力發(fā)現(xiàn)孩子的中心興趣。對課程學習缺少興趣的孩子并不一定對任何事情都不感興趣。對自己喜歡的游戲、活動、電視節(jié)目、連環(huán)畫,甚至自己喜愛的某種手工勞動等,
許多孩子都會表現(xiàn)出異乎尋常的興趣。家長如果能盡早發(fā)現(xiàn)孩子比較穩(wěn)定的中心興趣并給予肯定和指導,
對幫助孩子提升學習興趣會產(chǎn)生積極的效果。家長可以從研究孩子”玩兒的興趣”入手,發(fā)現(xiàn)孩子”玩兒的學問”,
即游戲中包含的”求知的萌芽”。比如,有的孩子特別喜歡收集各種汽車圖片,對各種新款汽車如數(shù)家珍;
有的孩子喜歡自己動手制作各種模型,為自己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成果深深陶醉;有的孩子喜歡玩電腦游戲,
從”三國演義”、”星際爭霸”到”魔獸世界”無所不通……·如此類的玩意兒,都有可能耽誤功課,
但如果引導得法,也有可能轉(zhuǎn)變?yōu)閷W習的動力。喜歡收集汽車圖片的孩子可能夢想有朝一日自己成為汽車設(shè)計師;
喜歡小制作的孩子可能希望把小模型變成大發(fā)明;沉迷游戲的孩子可能希望自己將來成為更高明的電腦游戲制作者……
家長如果能夠充分肯定孩子玩兒的權(quán)利,看到孩子玩兒的內(nèi)容本身的”科技含量”再引導孩子處理好學與玩的關(guān)系就會容易多了。
第二,家長要耐心地尋找孩子對功課不感興趣的原因。有的孩子不愛學習是由于遭遇了太多的挫折導致了深深的自卑;
有的孩子是因為方法不當,對大量簡單重復的練習感到厭倦;也有的孩子可能因為對學校環(huán)境適應困難,將一種消極的情緒遷移到功課上……
無論屬于哪種情況,過多地批評訓斥打罵都不可能真正解決問題。分析孩子對功課”不感興趣”的原因時,
還要注意是”整體”還是”局部”興趣缺乏,即對所有的功課都不感興趣還是有選擇地不感興趣。一旦找到了真正的原因,就可以對癥下藥了。
第三,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可以采用以下做法∶
幫助孩子樹立信心,在表面上”一塌糊涂”的功課中,找出他的”相對優(yōu)勢”,給予充分的肯定,鼓勵孩子”單項突破”,使孩子感到”稍加努力,我也行”。
即便孩子所有的功課都不及格,也許其中某一門功課達到50多分,離及格只有一步之遙,稍加努力即可”闖關(guān)”。
在這種情況下,與其批評孩子”一事無成”就不如鼓勵孩子”突破一點”更加有效。
當孩子對某一門功課由于成功而產(chǎn)生自信和興趣之后,及時引導孩子將這種積極的情緒體驗遷移到其他學科,從”突破一點”到”各個擊破”。
指導孩子”主動學習”,趕在老師的教學進度之前,鼓勵孩子通過課前預習,像勇敢的小獵人那樣,在老師上課之前就自己找到”新的知識點”。
在預習功課的過程中,孩子會體驗到”追求與探索”的樂趣。僅僅知道學習的重要,一個孩子會認真完成”學習任務(wù)”,
而感到學習本身就是人生的一種樂趣,孩子則會”樂此不疲”。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34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