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三屆新東方家庭教育高峰論壇上,中國文化部特聘心理專家銀娟發表主旨演講,對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正確使用網絡提出了指導建議。
『青少年網絡成癮的新特點』
我最初是從事網癮心理治療工作的,最近幾年轉為兒童和青少年的網癮心理預防。
10多年前,網癮是一個新鮮事物,而到了今天,網絡成癮不僅較為普遍,而且表現出了很多新的特點。
首先,網絡成癮的速度更快,周期更短,侵入性更強。在年齡特點上,表現出了低齡化的特征。現在成癮的很多是小學生,而在10多年前,大多是處于青春期中后期的少年。
其次,成癮的內容更為膚淺。原來普遍是孩子打游戲成癮,他們希望在游戲里感受成就感、優越感;但是現在的孩子喜歡在網絡里漫無目的地游蕩,他們沉溺網絡,不能自拔,握著手機就像握著全世界,但是他們并不快樂。
社會發展到今天,電子環境已經融入我們的生存環境。如果不從小培養孩子對數字網絡的判斷能力和運用能力,他們很容易沉溺其中。因此,幫助孩子正確地使用電子智能屏幕,需要納入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范疇。
銀娟在演講中。(圖片由新東方家庭教育高峰論壇提供)
『如何開啟孩子的屏幕智慧』
如何開啟孩子的屏幕智慧,關鍵是要改變以下認知和觀念。
一、屏幕智慧要從娃娃抓起。
屏幕智慧并不是指科學技術與知識,而是指使用電子科技的素養,指正確使用電子技術的價值觀和科技觀。屏幕智慧要從娃娃抓起,也就是要從根上抓起,根基穩固,才不易動搖。
兒童時期是大腦額葉發展的關鍵時期。大腦額葉主管思考判斷、情緒控制和計劃策略,相當于大腦的總司令部。有研究表明,一個5歲的孩子如果長期觀看電子屏幕,大腦額葉就會出現大量的灰質,影響大腦的智力和語言發育。所以我們建議:3歲以前的嬰幼兒不要接觸電子屏幕;到學齡前,每周接觸電子屏幕不超過1個小時;小學階段,應該在家長和老師的督促下使用,前提條件是孩子完成了作業、運動等其他事項,要讓孩子明白玩電子游戲不是生活中的重要內容。
限制孩子上網的時間時,不要給孩子任何繼續使用的借口。因為越是拖延,孩子越是難以自控,父母應該幫助孩子當機立斷、果斷行事。并且,家長要審視自己與手機的關系,要成為孩子正確使用電子屏幕的榜樣。家長對孩子使用電子屏幕的督促,不僅是時間控制,還要關注孩子玩游戲的內容等等。
二、要引導孩子學會網上有效搜索。
根據統計,在我國的網民中,初中、高中學歷占比分別為38.7%和24.5%。規模龐大的網民主體,以相對偏低的學歷人群為主。在網絡上,膚淺低俗的內容較易流行。作為家長,我們要引導孩子學會在網上有效搜索,而不是漫無目的地瀏覽。
我曾經遇到過一個家長,他對我說:當我心情煩躁的時候,看看短視頻,看看直播,心情就好多了。我說:沒錯,這些東西就是用來幫你填補空虛的,讓你快速逃離負面情緒,但是暫時的安慰帶來的可能是長久的缺失。也有家長用手機游戲轉移孩子的負面情緒,孩子一哭,就塞給他手機玩,一次兩次沒有關系,但是長此以往,孩子應對負面情緒的能力就會退化。
三、網絡生活要有底線思維。
正是因為網絡上的信息良莠不齊,所以,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就顯得非常重要。在網絡生活中,一定要有底線思維,要有辨別是非的能力。
隨著孩子漸漸長大,他知道的事物越多,懂得越多,就越能擁有自己的思想觀點和態度,而不會讓別人來代替自己思考。因此,家長要積極拓寬孩子的學習視野,充實孩子的精神世界,帶孩子多接觸藝術和大自然。當孩子的精神花園足夠充實時,自然就會遠離不良信息。
『打造家庭電子生活共同體』
人類歷史發展到今天,我們已經駛入了網絡時代。網絡信息遍布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我們應該在家庭教育方面樹立全新的觀念———打造家庭電子生活共同體。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我們希望創建一個家庭電子生活共同體,那么我們首先要在現實生活中創建一個溫馨的家庭生活共同體。
我在很多個案中發現,有些家長根本不了解自己的孩子,他們不知道自己的孩子一天是怎么度過的,看上去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卻是最熟悉的陌生人。所以,家長一定要真正花時間、花精力去陪伴和引導孩子。對孩子的付出,不是說花錢讓他上一個高級的私立學校就萬事大吉;這樣的話,孩子反而覺得和父母缺少溝通,反而愿意在網絡世界里尋找快樂。
父母應該和孩子一起參加運動、去逛逛博物館、參觀畫展,哪怕是在家里一起吃一頓飯、聊聊天,也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孩子健康成長。
當家長和孩子在現實世界中打造了一個溫馨的家庭生活共同體以后,就可以開始打造家庭的電子生活共同體了。這個共同體是指一個家庭在網絡世界中擁有共同的生活。比如,一家人想去旅游,就一起在網上查一下旅游地點的信息,安排行程,一起訂票。還可以每周定個時間,全家一起在網上看一部電影,進行情感交流和討論。
當然,要建立網絡的使用限制規則。不是只針對小孩,而是要全家人一起遵守??梢栽O定家庭無Wi-Fi日或者開展無Wi-Fi活動,而且越早開始越好,通過這種方式,找到電子環境之外的生活樂趣。
總而言之,面對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家長需要引導孩子,讓孩子有足夠的智慧去理解自己和電子環境之間的關系,能夠對電子屏幕拿得起、放得下,安心做自己該做的事情,不迷失方向,成為一個適應網絡時代的人。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3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