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幾次叛逆期(一個孩子有幾次叛逆期)
尊重孩子的空間,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所有的父母們,都非常擔心自己的孩子叛逆厭學,不知道如何去引導,可以找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老師要指導方案,從孩子的心理建設,到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的引導,都會有具體的指導步驟。
讓孩子在他的空間里按照自己的規則來……
01 一個故事
想先和大家分享一個故事。
一位來訪者前來找我咨詢,她和我說,她的第二個孩子開口說的第一個詞是拒絕的“不要”,而第一個孩子開口說的第一個詞是順從的“要”。
她的理解是,第一個孩子出生后,她沒什么主見,家人對孩子的管束也特別嚴厲,動不動就說她對孩子太溺愛了。
因為所有人都這么說,而她的心智不夠成熟,個人力量也不夠強大,所以她沒有很好地支持老大。
她觀察到,老大出生后,她的家人就不斷地對老大說“乖,要聽話噢”。
同時,他們又對孩子營造了各種匱乏的環境氛圍。
所以她的理解是,當老大學會一開口說話,一旦大人給他玩具和零食,他會自然受到兒時的影響:
既覺得自己什么都沒有,又因大人長期教導要乖乖聽話,只能先表達“要”,而不是說“不”。
老大出生后,她像是得了產后抑郁癥,因此來找我做咨詢,現在已有幾年時間。
不是每個星期都來,而是陸陸續續的,有時兩三個月才來一次。
長時間的咨詢給她帶來了改變,她現在變得非常有主見,堅持給孩子愛與自由,堅持及時地回應孩子,無條件地滿足他們。
結果,老大逐漸從聽話的乖孩子,變成了很不好惹的孩子。
至于老二,因為一直在這樣的環境里長大,所以得到了充分滿足,而開口講話后,就直接發展到了冒犯的階段,動不動就說“不要”。
02 故事與啟示
這位媽媽的經歷,很明顯地說明了一個問題:
如果孩子首先被鼓勵做自己,這必然會導致對父母的一些背叛。
但孩子的叛逆,常常被家長誤解,覺得是一件壞事,可實際上,這遠遠并沒有大人們想象地糟糕。
要知道,如果孩子對父母絕對忠誠,那就意味著——
孩子的生命將徹底被包在父母的空間之內,他們不可能去創造自己的空間了,長期以往,會被世界束縛。
相反,存在叛逆情緒和行為的孩子,更可以勇敢地去創造他們自己的空間與規則了,世界因此也會不斷改變。
發展心理學和精神分析都認為,每個人都有兩個叛逆期。
第一個叛逆期是1歲半到3歲時,其標志是,孩子總是說“不”,“我來”。
如果父母想控制他們,他們會鬧得很厲害。(略有不同的是,精神分析認為,第一個叛逆期從6個月大時就已經開始了。)
第二個叛逆期,是青春期。
處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充滿了他們的心智還不能很好處理的荷爾蒙,因此很容易顯得躁動不安。
很多心理咨詢師都說,給青春期的孩子做咨詢非常不容易,因為他們太想什么事都是自己解決了。
所以,他們對別人進入他們的心靈,甚至還去指導他們,會非常敏感。
處于這兩個叛逆期的孩子,從嚴格意義上來講,都是處于嚴重的冒犯與背叛中。
他們會傾向于縮小父母對自己的價值,夸大自己的力量。
真受挫后又發現,其實自己還是挺需要父母的支持的,但他們輕易又不愿意放下自己的自戀,特別是青春期。
如果父母還想對孩子施加“高壓”,孩子可能會爆發很嚴重的反抗。
我們需要認識到一點,所謂“叛逆”,從根本上來說,是因為想做自己,所以這并不是一個需要矯治的錯誤。
如果父母想收獲一個充滿激情和創造力的孩子,就需要鼓勵和支持孩子做自己。
就是尊重孩子的空間,讓孩子在他的空間內按照自己的規則來。
這兩個叛逆期,可以說孩子都是在積攢力量,為了更好地進入下一階段的競爭中。
第一個叛逆期結束后,孩子就進入了俄狄浦斯期。
這個階段的主題就是與同性父母競爭異性父母的愛與關注,這是一個巨大的冒犯。
孩子需要在3歲前從與媽媽的關系中,獲得足夠的支持與鼓勵,確信他可以做自己,然后才可以在這個時期展開自己的競爭,雖然競爭對象和競爭目標就是自己的父母。
如果孩子在3歲前叛逆一直被打壓,被教導聽話,與媽媽建立了超黏稠的關系,就難以在俄狄浦斯期展開競爭,孩子的生命力就會被“悶”住了。
這個時期,規則與空間并存,孩子有自己的空間,需要父母對此給予尊重和支持。
也就是說,在基本規則存在的基礎上,父母需要讓孩子明白:
你可以去淋漓盡致地展現你的競爭欲,去親近異性父母,但同時你要知道,爸爸和媽媽才是伴侶,而你只是個可愛的小寶貝。
第二個叛逆期結束后,一個人就成年了。
他進入了徹底真實的人生游戲中,要去創造自己的生活空間和工作空間,選擇自己的人生。
可是,當下有無數家長對孩子都表現出一種期待:
中學不要戀愛,大學也不要戀愛,因為要以學業為重,等孩子大學一畢業,就要立即戀愛,然后結婚生子、傳宗接代。
在這種期待中,父母只教導孩子為了實現某種目的而參與競爭,卻沒有允許孩子有個性化的熱情與創造力。
換句話說就是沒有給孩子叛逆與冒犯的空間,甚至都不會有生命力揮灑的空間。
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人,如何能創造自己的生命空間,擁有獨立的自我,真正地做自己呢?
“偉大,總是從冒犯開始。”
因為偉大總是要創新,而創新就意味著要去破壞舊的事物、冒犯舊的規則。
如果我們總是尊重已有的事物,偉大的新事物就不能產生了。
就連我們看到最簡單的事物,也都需要叛逆與冒犯。
實際上,有成就的人之所以在他們的領域有所作為,也正是因為他們有直面最簡單事物的勇氣。
所以,作為父母,允許你的孩子叛逆吧。
給予他你足夠的信任,陪伴與尊重,不要抑制他們的天性和創造力,再耐心等等,你會看到孩子更優秀的那個瞬間。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44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