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學的孩子情緒不穩定,學習熱情下降,上課容易走神,成績下滑,在家里和父母溝通不來,經常發火,罵人、摔東西,對家人不滿意,也會動手打弟弟。
經常逃課、打架、成績下降、休學在家,父母找到心理咨詢師,孩子卻說自己不是學習的料,總覺得自己沒用。在老師的勸說下,父母帶著孩子看了心理醫生,診斷結果為中度抑郁,而且是中度焦慮。
朋友很驚訝,認為孩子就是叛逆,不懂事,成績下滑都是因為沉迷游戲。但孩子說,他們在游戲中的好友,卻跟他們的父母交流不是很好,經常吵架。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后來,朋友帶孩子去看心理醫生,才知道孩子不是叛逆,是病了。
原來,孩子父母都是思想都不成熟的,所以對孩子期望值比較高,經常會用否定、指責的方式教育孩子。
比如,看到孩子玩游戲,會說:“怎么又在玩游戲,你怎么這么不聽話,你看現在都上中學了,怎么這么叛逆。”
如果換成是這樣,“怎么每次考試都不及格,你還有臉回來呀,你太讓我失望了。”
那么效果如何呢?可能換來的就是孩子更激烈的反抗。
比如,大聲訓斥:“你怎么這么不聽話?還有理由玩游戲?你還有理由浪費時間玩游戲啊!”
可能會讓孩子哭,但真的沒什么,你只是希望他這么做而已。
你可以明確地告訴他,這不是他的錯。
當然,如果他哭,你也不必太過分得出結論,只需要讓他知道,他做錯了事,你不會因為他哭而責怪他。
他下次還是會接著用這種方式,因為他知道,他哭鬧的時候,你不會因為他哭而責怪他。
這就是接納。
只有當你不帶任何情緒,認真地感受到孩子的喜怒哀樂,心平氣和地表達你的理解和想法,孩子才會更愿意與你交流。
只有這樣,才能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讓孩子更愿意聽你的。
3、孩子做到了你的要求,你該怎么做
很多父母會覺得,自己的要求是為了孩子好,但其實這個說法是錯的。
父母與孩子的溝通應該是雙向的,而不是單方面的,當父母做到以孩子為中心時,就會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孩子。
只有你明白了孩子為什么不聽話,你才有可能去做到孩子想要的溝通,去了解他為什么這么做。
和孩子進行良好的親子關系,讓孩子在正確的時間范圍內做他該做的事情,而不是你一味的去安排孩子的一切。
4、幫助孩子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
孩子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學習方法同樣也是如此,如果沒有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自然也無法讓孩子獲得學習的成功,所以父母一定要幫助孩子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讓孩子在正確的時間范圍內做正確的事情,這樣才能夠幫助孩子不斷提高成績。
總結的方法有很多,但是父母要記得不要再給孩子找錯誤的原因,不要總是抱怨孩子,也不要老是去責罵孩子,在找到原因的基礎上去引導孩子。
結語:
每一個孩子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父母的一言一行對于孩子有著很大的影響,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父母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著孩子的成長。
如果父母們想要教育好孩子,那么就先要了解一下孩子在各個階段的心理特點,對癥下藥,只有對癥下藥,才能讓孩子獲得更好的成長。
【今日話題】你的孩子有這些心理特點嗎?當他們的行為出現異常的時候你是如何對待的?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2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