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多久不上學?
湖北某學校15歲的高二學生鐘誠(化名),被母親第六次送到學校。第一天,他因與同學發生矛盾,被老師請了家長。
一上午,他便出現頭痛、睡眠不好等癥狀,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率低。最后一天,他因違反交通規則被警察罰款。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讓孩子4-8周重返學校愛上學習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一開始他還以為自己無比正確,可是一天后,他就什么都不想做了。
因為他遲到了整整兩個小時,被罰站了一個小時,后來他說:“上學真沒意思,又要遲到。”
父母用各種方式“嚇唬”他,逼迫他“不得不上學”。
最后,他編造了“能讓老師滿意”的謊言。
節目里,他把不想上學的原因歸結為一句話:“上學沒意思”。
好孩子撒謊,也可能是在向父母求助。
他們想:如果我爸媽不罵我,我還會怎么樣?
所以,很多時候,孩子之所以不想上學,是因為他們在學習上遇到了困難。
我們要找到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幫助孩子解決困難。
讓孩子明白,困難是可以解決的。
然后,引導孩子做好準備。
對于年齡較小的孩子,“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
但我們要告訴孩子,不要害怕失敗。
當孩子因為沒有完成作業而被老師責備,我們可以告訴孩子:
雖然我們家沒有作業,但是因為你的努力,你的效率高,你的學習成績就會提高。
這樣的鼓勵,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另外,我們還可以告訴孩子,如果他不愿意做這些事情,爸爸媽媽會幫他的。
我們要告訴他,如果你想這么做,我們會幫你。
在爸爸媽媽幫助你的過程中,可以隨時讓孩子了解答問題的能力,這樣既能提升孩子的自信心,還能激發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當然,如果孩子實在想不出來,也可以暫時不做,只是給他一些建議,幫助他靜下來。
當孩子的情緒平復后,我們再給他一些建議。
這個過程中,孩子可能會走神,我們可以陪著他一起做些改變,但是不要強迫他。
這個過程中要有耐心,并不是說,給孩子什么建議就立馬見效。
而是要先肯定他的感受,然后從理解他的角度出發,引導他去思考改變。
2. 表揚孩子的進步,有進步
“你今天表現得很好,這次又考了100分,媽媽看到你真的很開心,我看到了你一直在進步。”
在夸獎的過程中,你把孩子所有的問題都歸結為一件事情,你可能會說,“你看,我今天夸獎了孩子,還幫他解決了這個問題,真是太棒了!”
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把孩子的每一個點滴細節都記錄下來,記錄下來,在夸獎孩子的時候孩子也會反復研究,而且每次夸獎的時候都會說“我看到你的表現,你做得很好”,但是這樣的夸獎,是建立在良好的情緒基礎之上的。
這個時候,孩子就會知道,原來的這個問題,他得到了認可,也得到了肯定。當他得到認可的時候,他的自信心就會提升了。也會從心底里生出對自己的信心,不再需要因為別人的夸贊而焦慮、急躁、磨蹭,自然也就不會因為別人對自己的評價而著急了。
如果孩子真的出現了這種情況,父母需要的,不僅是幫孩子建立“正向評價”,還要引導孩子正確認識自己。
那如何才能激發孩子的內在驅動力呢?我覺得最好的辦法就是幫孩子找到她“價值”。
心理學上有個著名的“成就動機”實驗,實驗名叫“懸崖邊上有欄桿”,研究人員發現,如果將一根手指放在同樣的“梯子”上,這根手指就會跳到同樣的欄桿處,而這條線就是“縱線”,她會一直跳到最后,也就是說,跳到最后,她只是跳到了“梯子”的高度,而這個“梯子”也就會一直跳到她的“梯子”后面。
所以,我們不要認為孩子小,就可以對孩子的學習成績放任自流,當然孩子也不能因為這個來放任不管。
還記得去年高考前,上海一名高三學生家豪考上了北大清華,然而,到了大學之后,這個學生依然沉迷于網絡,甚至逃課,掛科。
網友的想法是:作為家長,就算孩子不是學習的材料,也應該讓他在其他方面有所成就。
如果,我們對孩子的學習太過分忽略了,其實孩子就像是“破罐子破摔”一樣,什么都不想做,或者說壓根就不想去學校,只想在家玩游戲,那么,我們就要用正確的方法來教育孩子,避免孩子因為這件事情產生心理上的問題。
我們可以從孩子厭學、不去學校、逃課、輟學、叛逆等很多個方面來和孩子進行溝通,引導孩子往往有個好的結果。
如何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
1. 和孩子進行有效溝通,了解清楚孩子不想上學的真實原因
每個孩子的性格不同,處理的方式也是不同的,所以家長一定要了解孩子為什么不想上學,這樣才能對癥下藥,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6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