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白天睡覺晚上看手機
17歲的小麗從小身體就不好,還有兩個月就要高考了,可是她卻想玩手機,看電視。她媽媽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不對勁,一回家就想沒收孩子的手機。
小麗也想了想,沒收了孩子的手機,但是孩子也沒有辦法,只能自己在房間玩手機,而媽媽的辦法是關掉電視機,只是在小麗睡覺的時候。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小麗的媽媽也在反思自己,自己沒有看到孩子學習狀態(tài)的改變,對待孩子的學習態(tài)度和家庭教育方式有問題。
家長在面對孩子學習狀態(tài)的變化時,不能總是揪著孩子的錯誤不放,只有找到問題的根源,才能想辦法解決問題,而不是只盯著孩子的問題不放。
當孩子學習狀態(tài)不好時,家長要放下對成績的執(zhí)念,耐心引導孩子,尤其是青春期孩子的,要讓他明白學習是為了自己,而不是為了家長。
父母要幫助孩子明白學習不是為了分數(shù),分數(shù)的高低不能代表孩子的未來。
家長要把關注點放在培養(yǎng)孩子如何做題的過程中,而不是盯著成績不好這件事。
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孩子的成績好與不好,并不能歸結(jié)于孩子沒學習,也不能歸結(jié)于家長對孩子沒規(guī)劃,沒有好好學習。
我女兒的班上有位同學的媽媽就特別善于鼓勵孩子,上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孩子報名參加了一個課外輔導的補習班,回來后又開始忙著提升自己,每天都有滿滿的時間。
但是結(jié)果卻讓媽媽很失望,孩子還是成績平平,媽媽覺得孩子太笨了。
后來她發(fā)現(xiàn)孩子特別喜歡上數(shù)學,而且學習成績也非常好,所以也沒給孩子報輔導班。
這位媽媽與我一樣,對孩子很嚴格,她認為孩子的成績不重要,以后做什么工作都是問題,所以從來不讓孩子參加任何培訓班。
不僅如此,孩子還有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想法不一致,為此她一直很沮喪。
當別人的家長向她表示支持時,孩子卻說“我不知道,但是很爽。”
“真是太厲害了,你能體會到我現(xiàn)在的心情嗎?”
“我一直都在想,如果能考上重點高中,我要什么,我就什么,可是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放棄了,我不知道該怎么辦了。”
其實,這位媽媽的困惑和困擾也是很多家長遇到的困惑。
很多家長在孩子的學習上,都希望孩子能夠取得高分,但是很多時候,越是這樣,孩子的學習興趣就越減退。
孩子也是一樣的。
對于學習基礎知識,需要孩子不斷的積累,當孩子對某一知識點了解得不透徹后,再學習,就會有很大的挫敗感,更加厭學。
這樣的情況下,怎么能讓孩子愛上學習呢?
學習動力是孩子獲得知識最基本的來源,學習動力從哪里來?
一般來說,人的一生中有三種需求:生存需求、安全需求、歸屬與愛的需求。
這些需求和愛的需求分別是:
1、安全需求
安全需求,是指身體的安全需要,孩子對世界的認知是具有探索欲的。
只有在得到父母關注后,孩子才會覺得自己被重視,和父母在一起的時候,才能感受到溫暖。
孩子在得到父母的關注后,內(nèi)心才會有歸屬感,覺得自己是被愛著的,自己的存在就是一個獨立的存在,無論孩子是出于何種需求,父母都能接納、包容孩子。
當孩子感受到愛,他才會建立起安全感,才會產(chǎn)生歸屬感,然后才能獲得內(nèi)心力量,去探索世界,成為一個內(nèi)心真正獨立的人。
當然,家長可以多給孩子看一些積極的勵志書,比如名人傳記,讓他內(nèi)心有個學習的楷模,用行為去影響孩子,讓他朝著好的方向發(fā)展。
3、發(fā)揮榜樣的力量
最后,這個階段家長要幫助孩子確定一個目標,一個方向,一個目標,一個小目標。
比如,跟孩子一起定下一個目標,每天閱讀一本書,練字,做運動。
一個月下來,目標達成,不斷的去突破,累積,然后,制定計劃。
計劃制定好了,孩子一定會有成就感,也會更有動力。
父母和孩子一起堅持,成為一個目標堅定的人。
以上就是我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關于如何做好時間管理的小故事,希望對你有所啟發(fā)。
有很多孩子不喜歡學習,是因為父母的催促。
那么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本關于時間管理的繪本《時間管理》
。
這本書的作者是海曼女士,美國兒童心理專家,哈佛大學心理學碩士,正面管教專家。育兒達人,專注于嬰幼兒心理咨詢和親子教育領域。暢銷書《聽,孩子們在說》、《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么聽,孩子才會聽》、《怎么說,孩子才肯說》、《非暴力溝通》等7本兒童心理成長繪本。
這套書里面的每一章都有對應的練習、分析和建議,而且都是音頻故事,每一個主題都有詳細的視頻講解。家長可以陪孩子一起看,孩子看完后,可以適當復述和解說,以便鞏固和孩子的記憶。
一遍讀,堅持一段時間,孩子的閱讀能力會有明顯的提高。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7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