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歲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孩子早戀怎么辦?
“有時候,讓他好好學習,他就聽不進去,我懷疑他是不是戀愛了。”
“我家兒子11歲,上五年級。昨晚他還跟我吵架,脾氣暴躁,摔門摔碗,好幾次把我們夫妻嚇得不輕。”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我家孩子14歲,上初三,脾氣特別大,不是在家好不好,就是在外面不好。昨兒說要去上學了,結果晚上12點多才回來,回來就一直玩手機,作業也不做。”
……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可以聽到父母抱怨,孩子的脾氣特別大,一句話就要吵架。嚴重的時候,孩子的房間里甚至有摔東西的摔家具的摔門聲,孩子甚至哭鬧。
其實,這個孩子已經處在了青春期了。青春期孩子的表現可能在很多方面。
青春期
1.情緒起伏變化大
進入青春期的孩子,一般都會感到情緒起伏較大。
有些孩子可能會覺得心情很苦惱,甚至很難受。
有些孩子會覺得自己活得很累,總是被各種各樣的事困擾。
也有些孩子會覺得對于未來充滿了焦慮,難以理解自己的一些想法。
當青春期孩子情緒起伏較大,甚至有些煩惱的時候,他們可能就會變得暴躁,也會變得很叛逆。
2.產生各種不良情緒
對于青春期的孩子,他們的內心都是比較敏感脆弱的。
而在青春期的孩子心里就會覺得自己的想法和父母不一樣,自己得到的愛和理解遠遠不夠,所以孩子們很容易變得脾氣暴躁。
而父母只顧著自己嘮叨,讓孩子感到很煩躁,很不開心。
所以,孩子們很容易產生一些不良情緒,并且這些不良情緒很容易就會影響孩子的學習狀態。
3.青春期的孩子開始叛逆
青春期的孩子身體發育會發生變化,荷爾蒙增多,孩子們會有一些叛逆的表現。
比如和父母頂嘴。
和父母對著干。
青春期的孩子開始追求自己獨立。
他們要求獨立,希望別人能夠理解他們,尊重他們。
不喜歡和父母溝通。
有些父母平時和孩子的溝通沒有什么問題,卻有些話,孩子一聽就煩。
跟父母對著干。
還有一些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往往處于一個極端,就是喜歡用大人的標準去要求孩子。
家長覺得孩子不聽話,不聽大人的話,所以很少聽孩子說話。
孩子覺得父母和自己是平等的,家長是家長的附屬品,他們會不自覺地放棄掉隊,所以會不聽父母的話。
青春期的孩子其實非常渴望獨立,渴望自由,不愿意被管教。
很多父母都抱怨孩子到了青春期,叛逆。
其實這都是因為父母沒有做到和孩子平等的溝通。
孩子到了青春期,都是在與父母慢慢的爭奪控制權,孩子們也希望有自己的空間,父母能夠尊重自己的空間。
為了能夠好好和孩子溝通,其實父母可以和孩子之間建立起合作關系。
讓孩子變得自信,父母也就不會太焦慮,他們會尊重孩子的想法,按照自己的思路和方式來陪伴孩子,不至于走入誤區。
三、父母如何與孩子建立信任
1. 多表達愛
父母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積極的表達愛意。
可以跟孩子建立互相信任的關系,學會表達愛意,可以跟孩子討論討論如何才能讓孩子更好地感受到父母的愛,而不是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要考好成績。
向孩子表達愛意,不僅可以讓孩子找到自己的價值,同時也可以讓父母感到欣慰和更加理解孩子。
2. 認真的傾聽
傾聽是很多父母做得最差的,父母總是一廂情愿地替孩子著想,卻不知道傾聽孩子的想法,才是讓孩子重新思考的第一步。
只有孩子自己想明白了,他才會自己找到答案。
只有和孩子一起探討,才能讓孩子明白自己的困惑,父母們才能更加了解自己,更好地幫助自己。
3. 盡量避免與孩子爭辯或狡辯
如果父母都是在解釋、指責、批評、教訓斥孩子,孩子不愿意聽,甚至會產生逆反心理,漸漸地越來越不愿意與父母說話。
為什么會這樣呢?
有一個很經典的故事,一個老人的家里住著一名遠房鄰居家的小孫子,有一個五歲的孫子。
老人對孫子的教育一直很嚴格,為了讓孫子有一個好的成長環境,便于照顧孫子,隔代人商量著用手機“幫忙”。
但是,自從有了手機之后,孫子的性格就完全變了。
以前孩子性格開朗活潑,現在變得不愛說話,整天抱著手機玩。
老人的本意也許是擔心孫子有一天玩手機的時候,會有事情發生,或者摔壞手機的危險,所以根本沒時間去管。
孩子由于年齡小,閱歷少,對手機上癮而形成的“手機依賴癥”正是這個原因。
2.缺少陪伴,手機再好玩,也是孩子的爸爸媽媽
現在的孩子確實是離不開手機的,電子產品可以說是孩子的“保姆”。
爸爸媽媽忙于工作,忙于家務,忙于賺錢,忙于應酬,很少有時間陪孩子。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9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