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怎樣預防孩子厭學?
一、
對于那些厭學的孩子,家長要問自己三個問題: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1.孩子最初的學習動力來自于哪里?
2.孩子學習的積極性來自于哪里?
3.孩子學習的主動性來自于哪里?
4.這類孩子最初的學習動力來自于哪里?
5.孩子的學習動機來自于哪里?
6.孩子最近的學習目標是什么?
7.孩子最近的學習狀況是什么?
8.孩子最近的學習情緒是怎么樣的?
9.孩子學習的效果是好是壞?
10.孩子最近的學習狀態如何?
另外,針對孩子厭學問題的回答,我還是分兩步來解答:
第一步:了解孩子厭學的真實情況
一般來說,孩子厭學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只有真正理解了孩子,才能正確對待孩子厭學問題。首先要了解孩子厭學的真實情況,傾聽孩子的訴說,鼓勵孩子積極面對問題,讓孩子把自己的心理問題真正地表達出來。
第二步:允許孩子歇一歇
當孩子出現厭學問題時,家長不要過于焦慮,要理解孩子的不容易,允許孩子適當地休息,這樣孩子才能恢復精力旺盛。只有不焦慮,孩子才能更好地投入到下一步。
第三步:尋找根源,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當孩子成績不穩定時,孩子自身的情緒波動都是很大的。家長要有耐心,多和孩子交流,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可以和孩子探討一些孩子學習上的問題,給孩子信心。同時也可以和老師進行溝通,讓老師了解自己孩子的情況,從而制定合適的教學方案。
只有找到了問題的根源,并對癥下藥,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
第四步:針對性地解決
當孩子成績下滑的時候,家長首先要反思的是自己的教育方式,是不是存在著一些問題。當孩子成績下滑的時候,家長應該首先考慮到是不是孩子在學習方法上面出了問題。
如果是學習方法上存在問題,家長應該多和老師溝通,和老師一起解決孩子的問題。而不是直接把孩子送去補習班,去“教育”他人。
如果是學習基礎沒問題,但是在課堂學習效率不高的情況下,就要反思自己的學習方法是否存在問題,從而幫助孩子補齊短板。
其實,除了補差,老師還可以和家長溝通,讓家長及時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并且具體到孩子的學習狀況,而不是盲目的指責孩子。
那么,孩子到底需要什么呢?家長應該如何幫孩子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呢?
1、孩子要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一個好的學習習慣的前提。如果孩子因為不想寫作業而厭學,家長應該首先考慮一下孩子是不是學習習慣不好,是否對學習失去了興趣。
如果是,那么家長可以幫孩子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制定每天的學習計劃和學習時間表,要求孩子按時完成作業,成績有所進步,要給予適當的獎勵,使他對學習產生興趣,從而形成一種良性循環。
2、家長不要過于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
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在學習上能取得優異的成績,但這也不能簡單粗暴,學習成績并不是衡量孩子好壞的唯一標準。孩子們的身心健康是其成長的首要條件,學習成績也是孩子發展的一大重要條件。如果孩子學習成績一直不好,那么家長就要適當的去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其次,家長要在生活當中注意觀察孩子的學習習慣,如果孩子平時在學習的過程中出現問題,家長應該及時的幫助孩子去糾正,因為習慣的養成對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家長要多加引導孩子,讓孩子去主動學習,并且不要去打擾孩子。
當孩子的學習成績出現問題后,家長更應該多陪孩子去思考這個問題,要知道為什么孩子成績不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孩子學習態度不端正,所以才導致了成績不好。因此家長應該注意糾正孩子的學習態度,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
最后,家長也要及時與學校進行溝通,讓孩子明白學習是自己的事情,而不是父母的事情。家長也可以從他人的角度考慮,比如孩子不喜歡學習,那么家長可以適當的給予幫助,讓孩子知道學習的重要性,家長也可以和孩子約定為孩子報一個班,讓孩子自己樂意去上。
家長也可以把自己的經驗告訴孩子,幫助孩子分析問題,一起尋找原因,看看孩子是否有學習的動力,家長在引導時還要考慮孩子在學校的學習和生活中存在哪些問題,以及家庭教育的方式等,以適當的方式讓孩子改正,而不是一味的指責,這樣反而會打擊到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更加討厭學習。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多關心孩子的學習,多和孩子聊聊學校的生活,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和孩子一起交流學習中的困難,讓孩子有一個好的心理準備,慢慢的讓孩子克服困難,對學習的抵觸情緒。
其次,告訴孩子,成績不能代表一切,學習是為了自己,為了能有一個更好的未來,未來的發展,孩子有一個好的心理素質,才能更好的學習。
最后,無論是在學習中還是在其他的生活中,家長們一定要注意觀察孩子,發現孩子的“假學習”現象,在孩子出現“假學習”現象時,就應該要及時的進行糾正,不要讓孩子養成“假努力”的習慣,對孩子的未來成長是一種非常不好的習慣。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0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