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排孩子玩手機,網(wǎng)友:不都是在玩手機嗎?大家好!這篇文章,是北京青少年兒童中心開展的一項“別讓手機毀了孩子”調查,以解家長們對手機的依賴。孩子沉迷手機,是被手機給毀掉的。
很多家長表示,自己都是80后,小時候手機是跟父母一起玩的,現(xiàn)在的孩子不是“熊孩子”,而是手機“朋友”。
我們先來看一組數(shù)據(jù):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網(wǎng)癮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第三類、幫孩子建立手機網(wǎng)絡使用規(guī)則:讓孩子在正常上學,正常完作業(yè),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機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機網(wǎng)絡,這也是左養(yǎng)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jīng)驗的建議方案,這是屬于民主智慧型。
孩子看20分鐘的投影、10分鐘的動畫片,視力平均下降到10.4度近視狀態(tài);
連續(xù)看20分鐘液晶電視,視力平均下降到18.8度近視狀態(tài);
連續(xù)玩20分鐘平板電腦,視力平均下降到41.7度近視狀態(tài);
連續(xù)玩20分鐘手機,視力平均下降到43.8度近視狀態(tài)。
也就是說,玩20分鐘手機對眼睛的傷害,相當于看80%的電視!
孩子的視力平均下降到43.8度近視狀態(tài),淚膜破裂時間平均為5.3秒
如果孩子每天玩20分鐘的手機,孩子的視力平均每增加10.7度,都會對孩子的視力造成危害。
美國兒科學會曾經(jīng)發(fā)布過一篇關于孩子玩手機的科學報告:
這份報告從各個年齡段的孩子中,挑選出了年齡段的孩子,分別是4-6歲、9-11歲和12歲。
專家介紹,從孩子身心發(fā)展的角度來說,孩子在成長的各個年齡段里,身體發(fā)育和心理發(fā)育的特點都是不一樣的,讓孩子過早的接觸電子產(chǎn)品,會大大降低孩子在課堂上的專注力。
2、導致孩子身體發(fā)育不良
長期玩手機,孩子的身體發(fā)育會受到影響,尤其是頭部受到傷害的孩子,還會出現(xiàn)頭痛、頭暈、腹痛、四肢無力等現(xiàn)象,久而久之,讓孩子的抵抗力越來越差,容易引發(fā)各種疾病。
去年10月,世界衛(wèi)生組織最新版的《國際疾病分類》中,將手機游戲、PDD的成癮表現(xiàn)列為精神疾病。
對于孩子玩手機的行為,有些家長還是不理解,認為孩子玩手機太正常了,是孩子玩手機的心理因素之一,有的甚至認為手機帶給孩子的負面影響只是短暫的,
其實不然,玩手機是孩子的“學習”,而非學習的“障礙”。
家長正確的做法:
在孩子玩手機的時候,盡量遠離手機,也就是一心一意陪孩子,這個過程中是以身作則的,而不是說教和強制性的。家長對孩子的行為要理解,但是允許孩子玩,同時要注意玩的內容和時間。
第二步:父母監(jiān)督孩子
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能只關心孩子的成績,更多的,是督促孩子的學習,只要孩子的學習成績提上去了,其它方面就不會太差,所以父母要重視起來,如果孩子學習成績不好,就要找到孩子的原因,并且?guī)椭⒆屿柟虒W習成果,這樣才能夠提升學習成績。
第三步:和孩子一起分析得失
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挫折,如果成績不理想,孩子會認為自己的能力不行,對學習失去興趣,慢慢的對學習失去興趣。父母在了解情況后,要認真的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找出問題的所在,是因為知識掌握不牢固,還是因為粗心大意,孩子對學習產(chǎn)生了畏懼心理,從而導致成績下滑,如果只是簡單的分析,那么孩子是很難有很大的進步的。父母要根據(jù)孩子的具體情況,采取一些方式方法,讓孩子在寒假期間有所進步。
一、二年級期末考試沒考好,應該關注哪些問題?
1. 讓孩子改正錯誤
孩子在學習上犯一些錯誤是很正常的,作為父母應該學會關注孩子做出的錯誤,在發(fā)現(xiàn)孩子存在問題后及時改正,并給予孩子鼓勵,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關心和愛護,讓孩子內心充滿安全感,這樣孩子的成績才會有提高。
2. 對于孩子錯誤行為進行糾正
當孩子在學習方面出現(xiàn)錯誤的時候,父母要對孩子進行批評教育,讓孩子認識到錯誤并改正錯誤,那么父母就不會感到后悔,對于孩子改正錯誤就不會感到內疚,這種方式在父母的陪伴下,可以讓孩子走出錯誤的心理陰影。
3. 對于孩子成績差,父母要耐心幫助孩子尋找原因
在孩子出現(xiàn)厭學情緒的時候,父母要耐心對待孩子的心理問題,父母要積極找尋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不是一味地責罵孩子,讓孩子產(chǎn)生心理陰影。
其實,父母與孩子并沒有什么太大的距離,相信只要努力學習,孩子就會越來越好。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1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