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歲孩子厭學不愿意去學校
11歲孩子厭學不愿意去學校
12歲孩子厭學不愿意去學校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12歲孩子厭學不想去學校
13歲孩子厭學離家出走
17歲孩子厭學讓媽媽崩潰
兒子動不動就離家出走
14歲孩子厭學,媽媽崩潰:我一直在努力控制孩子,可孩子怎么突然厭學了?
父母終究是為孩子好,我們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理智對待孩子厭學的現象,不要讓自己和孩子都陷入情緒的漩渦里。
在青春期孩子厭學的情緒個案中,很多都是因為孩子厭學的情緒問題。
如果父母能夠理解這些情緒,并且通過自己的努力給予孩子積極的心理支持,那么孩子就能夠勇敢地跨過厭學的泥潭,繼續上學。
2
當孩子厭學時,父母的表現是什么樣的?
父母的情緒是什么樣的?
父母的情緒狀態是焦慮的,那么孩子就會感染上這種焦慮。他就會把這種焦慮的情緒帶到學校中,孩子也會害怕去學校。
孩子會對老師和同學說“我不想上學了”,其實也是對自己不自信的一種回應。
他的自我價值感也會因此受到影響,認為自己不值得愛。
當孩子把不想上學的原因歸結到了外在,可能是缺乏安全感、也可能是缺乏自信,也可能是逃避責任,還有可能是學習壓力太大,而逃避現實。
4
當孩子說“我不想上學了”,父母需要這么做
當孩子說不想上學了,父母需要明白,孩子真正的問題是什么?
我們需要從問題的根源入手,幫助孩子解決問題,而不是一味指責孩子。
綜藝節目《老師請回答》中,有一期節目中,老師問小朋友想要不要上廁所。
有個小朋友說:“老師,我不想上廁所。”
老師告訴他:“如果你想上廁所,你可以去廁所,如果你想回家休息,你可以不回家。”
結果小朋友不僅沒有回家休息,還尿了褲子。
老師問了小朋友為什么不回家休息,小朋友說:“我不想上廁所。”
老師的批評方式就是打罵小朋友,這讓小朋友很不舒服,很不開心。
孩子也很害怕老師,因為他怕把不舒服的事情說出來,會影響到自己的上課。
而老師則是通過各種方式來調整小朋友的情緒,比如帶他去看心理醫生,找專業的心理咨詢師來幫助他,來表達他的痛苦。
不聽話的孩子背后通常都有這樣的父母
當我們總是想著為了孩子好,希望孩子能夠按照我們的想法去做,但是父母卻忽視了孩子內心的感受,長期以往,孩子就會覺得自己不被父母愛著,有些事情都不愿意跟父母說了。
為什么有的孩子聽話懂事,有的孩子就喜歡對父母言聽計從?
我們想要讓孩子變成什么樣子,就要給他相應的引導。
我們都知道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是父母的“鏡子”,折射出父母的影子。父母怎么樣,孩子就會是什么樣子。
如果父母不學好,還用“逼迫”的方式去要求孩子聽話,孩子也不會“聽話”。
正如美國兒童心理學家海姆·吉諾特所說:“孩子身上的每一個細胞,都有一種特別的力量,他們可以被父母激發出來,在父母的影響下變得和善而堅定。”
孩子是我們愛的結晶,是我們身上的寄托,希望我們用更好的方式,來養出一個更好的孩子。
要想孩子聽話,首先要尊重孩子,父母需要以平等的身份來待孩子,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
如何才能讓孩子聽進父母的話呢?
1、不要嘮叨,用愛來感化孩子
一位媽媽說她和老公都是名校畢業,可是兒子在小學二年級的時候就出現了問題,經常不愿意上學,有時候拿著書本也在看,問他為什么不想上學,他說,我有時候在學校受欺負,回到家又要受欺負,你怎么辦?
媽媽問,你知道孩子在學校受欺負嗎?
孩子說,不知道。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2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