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學癥孩子怎么辦?這是家長最常犯的問題。我曾經遇到過很多厭學癥孩子,他們學習能力和學習精神,一回到家就覺得煩躁,反倒對父母、學校和家里報怨,甚至對自己的父母也會更加不滿。當然,一般的表現并不是產生叛逆的孩子才會厭學,而是孩子的社會功能沒有調動起來,人際功能沒有調動起來,這才是厭學的核心問題。
厭學癥是指孩子由于各種原因而不喜歡學習,不想學習的表現。具體表現有:課上不聽講,課后不寫作業,甚至在課堂上搗亂、睡覺、和同學打架、和老師頂撞,嚴重的會導致孩子無法適應學校的生活,最后產生輟學。
孩子的厭學行為也會對社會功能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包括心理問題、人際交往問題、職業發展問題和學習成績下降。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圖片來源于網絡
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孩子在學習上缺乏興趣,容易分心走神,精神不集中,自制力差。
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可以采用不同的解決辦法,比如找專業心理咨詢師,或是找有針對性的機構進行心理疏導。
最后,李教授建議家長們要對孩子有信心,要有耐心,有恒心,不要總想著靠吼罵、控制孩子,而是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以朋友的角度去幫助孩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引導他們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
比如說,孩子是因為缺乏學習動力,所以才會厭學。
那么我們可以從他缺乏的心態入手,通過溝通方法,幫孩子找到他的學習動力。
那么接下來,就需要我們去分析一下孩子缺乏學習動力的原因了。
圖片來源于網絡
了解孩子缺乏學習動力的原因
1、孩子沒有學習的成就感
有一部分孩子,他們從小就缺乏學習的成就感,他們的家長總是過高要求孩子,拿他和別的孩子作比較,如果孩子稍微表現不好,家長就會說他一點也不好,沒有任何的價值感。
因為這樣的孩子,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很難獲得價值感,這樣的孩子就會越來越不自信,就會越來越不喜歡學習。
2、孩子沒有成就感
有的時候,孩子并不是不愿意學習,而是他們沒有找到學習的成就感,所以在學習這件事情上就會變得力不從心。
如果家長給孩子過高的要求,超出孩子的能力范圍,孩子也會因此而感到痛苦。當孩子有一點點的進步時,家長會說:“你這次進步了很多,可不能驕傲。”
孩子為了獲得家長的夸獎,會主動學習,成績也越來越好。
這里的“進步”不是指學習成績的進步,而是指孩子某方面的進步,比如說,孩子學會了打羽毛球、學會了游泳,孩子會學習書法,甚至于會學習廚藝。
如果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好,那么他/她會厭學,就更需要補習班,這樣的壓力持續下去,孩子會產生很大的挫敗感,最終會產生厭學的情緒。
父母,不要責怪孩子
父母都希望孩子變得更加優秀,但是如果我們對孩子學習本身的關注度過低,忽視了孩子學習過程中的努力,并加以指責,會讓孩子認為自己的努力毫無用處,那他/她會越來越沒有自信。
為什么?
每個孩子的情況不同,學習過程當中肯定也會遇到困難,父母只要幫助孩子找到正確的方法,再加上我們的堅持,我們的孩子一定能夠行!
父母要告訴孩子,不管做什么事情,我們都要努力去做到最好。我們在學習的過程當中,不斷的肯定孩子,讓孩子找到成就感。
當孩子覺得自己努力了也得不到認可的時候,她會失去學習的興趣,慢慢放棄學習。
我一直鼓勵孩子們可以通過自學、自主學習來獲得真正的成就感,從而使孩子對知識的掌握在無形中慢慢提升,而不是靠家長的嚴厲督促。
不要讓孩子因為害怕而暫時的“聽話”,而喪失學習的興趣。
關注孩子的學習過程,而不是結果,在小學期間,我們要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告訴孩子考試是真正的檢驗結果,而不是為了讓老師和父母失望,結果就是讓孩子的成績和考試成了折磨他的“定時炸彈”,父母要想辦法引導孩子,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自主學習,才能讓孩子更有出息。
03
在讀初中的時候,有個女同學是全班倒數第一名,她感到非常不滿,經常對著父母大發脾氣,如果不解決問題,她又會變得很自卑,她想回家后不再努力,學習成績也就會越來越差,直到后來,她徹底崩潰。
因此,在這個女同學當中,她是非常的自卑,她對自己也極其的自卑,就像我和她的同桌一樣,在這種自卑的籠罩下,她的成績也會下滑得很厲害,于是就陷入到惡性循環當中。
結果就是,她的成績下滑厲害,而她的成績很快躍進。當這種差距被進一步放大之后,她就會對自己不斷地責罵,甚至開始討厭自己。
而那些成績差的學生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們總是認為自己學習不好,是因為自己不努力,是因為自己笨,父母的責罵。
所以,無論她怎么努力,都無法擺脫自己內心的自卑感,因為他們總是貶低自己,他人總是看不起自己,這樣的心理素質會逐漸形成,不利于個人的成長。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4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