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容易有網癮的孩子的類型。
第一個類型“缺乏時間管理”,當孩子沒有時間管理能力的時候,就容易被手機網絡吸引的走神,注意力不集中。時間管理能力,就是有明確的目標,有為了達成目標具體的計劃,能按照計劃去執行里面的任務。比如什么時間該做什么,完成任務之后什么時間可以玩,手機可以玩多久。
我經常去中學給青春期孩子的父母講課,當孩子進入青春期以后想要獨立,向父母證明說自己能做好。當孩子有自信想獨立的時候,卻沒有獨立的能力。因為在小學階段沒有培養時間管理能力,更多的是父母盯著哄著吼著,讓孩子做事情。如果缺乏這樣的能力,那孩子就會容易被手機影響。我們知道在今天這個時代,我們是很難將手機和孩子隔離開的。你能控制到小學,控制不了初中和高中,所以培養時間管理能力非常重要。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權刪除
第二個類型“抗挫折能力比較差”,孩子把手機網絡當成一個避難所。當一個人遇到壓力和挫折焦慮的時候,我們大多數人會選擇一種逃避的方式。轉移注意力,找到一個地方做一件事情,可以忘卻壓力,減輕焦慮。對于孩子來講,玩和手機游戲刷視頻網絡聊天,都是能減輕生活中困難帶給自己的焦慮。
人在一生的成長過程中,不需要我們給他壓力,也不需要我們給他打擊去長記性,孩子本身自然而然遇到的挑戰和困難就非常的多。我們時不時就會聽到一些新聞,一個孩子跳樓自殺等等。拋開孩子身邊的親子關系角度不講,出現這樣悲劇的原因就是孩子的抗壓能力比較差,這也是我們培養的角度。孩子抗挫折能力比較差,就會對網絡對手機,當成一個避難所。
第三種類型“同伴沉迷”,身邊的朋友老聊游戲聊網絡,這是孩子沉迷網絡很重要的一個因素。記得我在高一的時候,開始沉迷網絡游戲,經常去網吧通宵。我記得很清楚,我和班里另外四個同學一起去通宵升級。
第四種類型“生活的單調乏味”,孩子生活中應該有這么幾件事情,學習睡覺社交,可能還有一些興趣愛好。但我們發現現在的孩子,好像除了學習和睡覺之外,沒有別的事情去做了,所以生活極其的單調枯燥和乏味。很多孩子玩手機不是沉迷階段,但依然在玩,你問他為什么,孩子就說兩個字“無聊”,源于孩子生活太單調乏味。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權刪除
第五種類型“不良的家庭環境”。18歲以前孩子的家庭環境很重要,也是孩子一生成長最重要的原生家庭環境。什么樣的家庭環境是不良的呢?第一個就是家里面嚴厲懲罰,孩子一有什么錯,父母就會嚴厲的指責甚至體罰,孩子什么事情父母都要去干涉他,甚至都觸碰到孩子的隱私了,容易讓孩子逆反抵觸形成網癮。父母過度保護和代辦,孩子很多能力沒有發展出來,然后拒絕否認孩子的一些要求和想法,孩子就容易借網消愁。
我們要了解孩子屬于哪種類型,像治病一樣找到病根是很關鍵的。其實孩子也知道玩游戲不好。父母也要告訴孩子,到底沉迷手機的危害有哪些。很多孩子可能覺得自己能控制,覺得自己雖然成績下降了,但是不會有太大的影響。我們一定要學會怎么跟孩子講道理,讓孩子知道網絡危害比較大的時候,他也會有意識的去調整,這是一個角度。
比如說第一個對手機網絡的依賴是視力下降,戴眼鏡可能會影響一個人的整體的形象。未來的職業選擇上也會少了很多選擇的余地。
第二個就是影響睡眠不足,你發現我們一直講青春期的孩子是貓頭鷹,晚上不睡覺。睡眠不足會造成大腦中的海馬回,沒有得到很好的休息。海馬回是主要負責一個人的記憶和學習能力的,經常睡眠不足,海馬回沒有得到好的休息,他的記憶會下降,學習認知能力也會下降。也就是說長期玩游戲,對網絡的依賴,會造成大腦的損傷,從而影響學習效果。
第三個就是免疫功能減弱,一些病菌對體質有影響。
第四個就是情緒不穩定,長期對網絡成癮,情緒都不太穩定,就玩的時候很高興,只要一不玩立刻會容易受傷。當不玩游戲的時候,不得不提網絡的時候,受到身邊的負面情緒。
玩游戲是很開心的事情,孩子習慣了這種感覺。現實身邊的人沒有給到孩子開心的感覺,他就會立刻產生不好的情緒,長期會影響人際關系。身邊沒有一個穩定的溫暖關系存在時,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權刪除
那孩子性格就會越來越孤僻壓抑,不與別人交流,就會沒有快樂和幸福感。孩子感受不到快樂,大腦的反應和思維速度都會變緩,反應開始比較遲鈍。當你告訴孩子會發生上面的現象時,那孩子也會有意地去調整。
正確的方法一定要加上孩子自己有意的去調整,我們父母學習也是一樣,不能老想改變孩子,家長也要有意的調整自己,再加上正確的方法才能達到好的效果。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7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