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沒有厭學表現,有厭學心理,是什么原因呢?
我們先看幾個孩子常常抱怨家長說的“佛系”三字:不給他們的學習好的自由;給他們一個自由,讓他們任意發展,看到他們活著就開心;看不到他們學習不好的時候就束手無策。
很多家長不理解,明明是為了孩子好,為什么孩子就不想好好學習呢?就不能好好的反思一下自己。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學習固然重要,但是生活更重要。家長一定要學會與孩子溝通,理解孩子的想法,同時引導孩子做出正確的選擇,這樣孩子才能與父母產生離心離德,只要孩子好好學習,基本不會出現任何讓父母操心的問題。
1.正確看待孩子厭學情緒
如果孩子產生厭學情緒,家長首先要反思自己的學習行為,看看自己在生活中是不是給孩子做了一個負面的榜樣。家長要學會反思自己的言行舉止,看看是不是給孩子做出了一個不良的榜樣。如果是的話,家長可以和孩子坐下來好好聊聊天,緩解一下情緒,不搞家長的工作,和孩子說說自己內心的痛苦。然后,找到孩子厭學的原因,對癥下藥,幫助孩子度過難關。
2.關心孩子的心靈,尊重孩子
孩子厭學,是對學習失去信心,自暴自棄的表現。家長要學會傾聽孩子,關注孩子的內心,做孩子的朋友,和孩子一起分析情況,鼓勵孩子,和孩子一起解決問題。家長要站在孩子的立場,和孩子共同面對困難,當孩子的心理壓力得到解決問題之后,再引導孩子重新樹立信心。
3.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家長的教育行為、生活習慣、下一代的成長過程與學習習慣、個性特征等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父母要努力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盡量避免在孩子面前爭吵、打鬧。家長要以身作則,在孩子的面前盡量少抽煙、喝酒,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讓孩子在溫馨和諧的家庭環境中長大。
4.家長多配合老師,積極參加班級家長會
家長會是對老師最有效的溝通方式,通過家長會的形式,能夠讓老師充分認識到自己的工作能力,懂得教育方式方法,深刻地理解孩子的感受,對孩子產生關愛,贏得孩子信任。積極引導孩子參加班級家長會,參加全班同學家長會,獲得家長們的理解、信任,從而減少對老師的抵觸情緒。
5.學校的心理輔導教師也要積極配合
班主任可以向家長介紹自己在工作中的一些經驗,讓家長認識到老師在面對學生時的情緒變化,對學生多一些鼓勵和支持。同時也可以通過家長會上的溝通方式,告訴學生他在校的一些缺點和不足,讓家長知道自己在教育中的一些妙招,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地成長。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70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