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越來越多的老年人用上了智能手機。部分手機程序開發商瞅準了機會,針對老年人不熟悉網絡的特點,布設了一些網絡陷阱。比如,在中老年社交APP中設置多道收費關卡,花了錢也難和真人聊天;用“領紅包”彈窗廣告等噱頭吸引關注,點擊后竟自動辦理保險,每月還“悄悄”扣費……種種欺詐手段,讓老年人防不勝防。如何兼顧老年人上網體驗和用網安全,引發社會關注。
長期以來,老年人接收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傳統媒體。面對五花八門的網絡套路,老年人往往難辨真偽,容易上當受騙。他們注重身體健康,希望跟著專家學習養生之道,殊不知有些“專家”只在乎廣告費和流量分成,講的內容多是胡編亂造。他們渴望情感關懷,希望通過網絡認識一些新朋友,殊不知有些交友平臺的“朋友”,不送禮物就不搭理人。可以說,互聯網的某些不良生態,已經超出很多老年人的既有認知。不僅要知道怎么上網,還得學會怎么避開網絡深坑,正成為廣大老年朋友的現實需求。
樂享數字生活,老年人不能掉隊。統計顯示,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網民規模達1.19億。當“銀發族”愿意踏出第一步,搭乘數字化快車,我們也應一路從旁協助,幫助他們更好融入數字社會。比如,針對老年人反映比較強烈的網絡詐騙問題,就需要用好反詐防詐的法治利器,加大對詐騙分子、黑灰產人員、失信人員的打擊和懲戒力度。與此同時,要多用典型案例進行引導,提醒老年人注意提防直播帶貨、平臺交友等環境下可能存在的陷阱,進一步暢通他們的消費維權渠道。落實好這些實際舉措,可以極大壓縮網絡詐騙施展空間,有效降低老年人的受騙可能。
?
漫畫作者:曹一
不只是維護清朗的網絡環境。隨著老年人上網、用網的需求活力不斷釋放,更重要的問題還在于,如何盡可能降低使用互聯網的技術門檻,使得學習和使用智能設備的過程更為便利。從這個角度來看,無論是新聞類APP增加字體放大、語音播報等功能,還是網購平臺簡化搜索、選購、支付等操作流程,或是地圖類應用設置超大圖區、字號、按鈕避免誤點,都是很好的嘗試。當老年人瀏覽新聞更輕松,線上購物更簡單,找線路更省心,他們對于互聯網的陌生感、對于數字鴻溝的畏懼感才有可能逐漸消除。而在整個過程中積累的經驗,必將有助于他們更準確地識別網絡陷阱,進一步提高智能設備的使用效率。
客觀地說,目前適合老年人的優質網絡內容、服務老年人的優質網絡產品并不多。而閑暇時間多,恰恰是老年群體的最顯著特征。“十四五”期間,我國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誰愿意充分考慮老年人的使用習慣,針對他們的消費偏好和趨勢,開發更安全、專業的網絡產品和服務,誰就更有可能把握住發展先機,打開一片市場藍海。我們常說,有溫度才有滿意度。對于那些操作更簡易、服務更貼心、使用更安全的適老化產品,相信即便不做大面積宣傳推廣,靠著廣大老年朋友的口碑傳播推薦,假以時日也能在銀發市場中脫穎而出,獲得更多人的肯定和青睞。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不管在現實中還是網絡上,老年人的聲音需要格外關注、仔細傾聽。幫助他們擺脫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窘境,既是為人子女的義務本分,也是這個社會應有的人道關懷。期待相關責任主體通力合作,全面消除老年人上網的各種煩惱和障礙。跟得上時代步伐,融得進數字社會,老年人的生活必定能夠更加便捷、更加舒心。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7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