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好多不想做!”“看完電視再寫!”“不行還沒到寫作業的時候!”
你家的寶貝是不是也正在經歷這種不主動學習、抗拒寫作業的階段?他們那些任性的話語是不是一直把你氣得上躥下跳,時常讓你都沒招對付了?
【案例】之前就有一位參與管教課的學員媽媽,在處理自家孩子的作業問題上,就經歷著每天三小時的煎熬。寫作業前,她要和自己的孩子苦口婆心勸說,把孩子哄到書桌前,還要解決好孩子提出的一些要求,和孩子周旋半小時。到孩子終于開始寫了之后呢,遇到一些問題,或者寫的答案不對了,又會忍不住和孩子去說,導致母子之間又時常一會兒鼓勵、一會兒批評、一會兒哄、一會兒罵。這種軟磨硬泡每次都是十幾分鐘甚至半小時,寫一科來一次,就真的天天折騰三個小時。到最后孩子自己一點學習的自主能力都沒培養起來。
這種活生生的案例,每個家長都不希望臨到自己頭上。所以一定要學會讓自己的心態穩住,我們才能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自我學習力。
可愛的小女孩用她的想象力畫畫Cute little girl drawing picture
為什么孩子不想寫作業就大哭大鬧?
孩子們其實都是一個個很會察言觀色的小機靈。他們不僅知道自己不喜歡學習,有逃避的機會,還很懂得制造一些事件,來煩擾家長們的情緒,讓自己寫作業的期限無限后退。
如果這時候家長們真的上套了,和孩子去爭執、去講道理,那么你家的寶貝可能就永遠不懂得如何去自主學習,后果可是相當麻煩的。
穩住心態,讓孩子主動適應目標
成年人其實自我的情緒管理能力是相對高的,但面對自己的孩子時,總是愛之深、責之切,忍不住就會選擇更激動的方式去督促自己的孩子。
但身為家長,我們都清楚,我們對于孩子過于情緒化的教育,往往招致的就是孩子們對于我們管教的不服氣,甚至激起他們的報復心理,導致以后的管教更加無效化。
家長難道只有這樣一種選擇嗎?其實不是的,我們既然明知道自己的任性管教起不到好的結果,我們就應該及時調整策略,在下次努力中不要再重演這一次的失敗教育。這樣我們對于孩子的教育才能越來越順利。
穩住心態的方法其實也很簡單易懂,就是要把制定目標的主動權,交出去給孩子。
往往我們和孩子說制定目標,更多是把家長的意愿強加給自己的孩子,目標最后也成了家長們期望的目標。當我們定的目標孩子沒有去實現時,落空的當然是我們自己的期待,情緒上的波動也在所難免了。
因此,孩子們要自己去制定自己的目標。這個目標多長時間、多大的任務量,孩子們都自己心甘情愿說出來。家長們認為在可控范圍內的,都可以同意他們去做。
當然孩子們可能會有一些無厘頭的請求。比方說每天九點就要睡覺了,孩子偏偏要八點才寫作業。但是家長們不要急于否決。回家進門時,再和孩子確認一遍:“寶貝你自己的目標是八點開始寫作業對嗎?”孩子如果依然堅持,那么就讓他們自己先去體驗一下這個目標。
在進行目標前的5到10分鐘,爸爸媽媽要做一下“小鬧鐘”的工作,提醒孩子們“寶貝你的目標應該準備去做起來咯”,此外無須多言,等候孩子自己主動去做就可以。
讓孩子先到達焦慮的臨界點
許多家長可能會疑惑,這樣子孩子難道不會更自由地去揮霍時間嗎?
或許頭兩次會的,甚至還會過來繼續和家長們糾纏。但家長們要孰若無睹地繼續做自己的事情,吃飯也好、工作也罷,都不要再去插手孩子們的目標執行。
當孩子們發現自己再也無法影響爸爸媽媽,自己卻還有作業要寫時,那種焦慮的臨界點的感覺,會催促他們自己去完成任務。
這種心理上的催促遠比爸媽口頭上的管教管用。
只要孩子逐漸養成了臨界點的緊迫感,他們會越發主動地去執行自己的事情,甚至因為時間安排得晚,內心焦慮比較多,和家長再來商量更改一個目標內容,把時間再重新規劃下。
家長們穩住自己的心,按兵不動反倒容易起到更好的效果。
所以呀,無論何時,我們面對孩子的學習問題,要的不是嚴加管教,而是懂得變通。管好我們自己的事,讓孩子自主地拿起他們的執行力,才是讓他們能畢生學習、按時完成任務的好方法。學會的家長們趕緊用起來吧!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12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