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意志堅強的人都有某種弱點,都有對某種誘惑的不能抗拒”。——路遙《早晨從中午開始》
在網絡科技發達的當下,游戲自然而然成為了對孩子們的一大誘惑。許多家長對網絡游戲也是談之色變,更因為還在對網絡游戲的沉迷而頭疼不已。
那么當孩子沉迷于游戲時,作為家長,應該如何去處理呢?
在談這個問題前,我們首先要明白一點——“沉迷”定義的界限在哪里?
如果孩子只是把網絡游戲當做日常的娛樂(并處在合理時間內),其實是無可厚非的,并不需要進行過多的干預,畢竟娛樂也是生活的一部分,適度的娛樂屬于“勞逸結合”,同時也是對時間規劃的一個隱性體現。如果完全禁止,反而會激起逆反的心理。
而當孩子過度沉迷于網絡游戲無法自拔時,我們就要多加注意了。但并不是一味地呵斥,而是要究其根本,巧妙化解。說到底并不是單純為了責怪孩子,而是為了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長。
關于沉迷游戲,我總結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和相對應的引導方法:
1.孩子有過剩的好奇心和精力,能夠在有效完成現實日常學業和生活的情況下,還會感到“空虛”和孤獨,需要在虛擬世界發揮余熱。
這個時候我們可以不讓孩子局限在家中,引導孩子出門進行一些戶外體育探索活動,如遠足、登山、游泳等。若受不可抗力或時間、地點限制,也可以給孩子購買一些日常運動用品,進行日常鍛煉,如打籃球、踢足球、滑板、輪滑之類。適當的運動可以幫助孩子釋放過剩的精力,同時對緩解壓力,強健體魄也是有很大益處的。
2.孩子在現實中的人際交往能力較弱,通常人際關系缺失的孩子更容易沉迷于網絡游戲,在虛擬的世界中尋求認同,來彌補現實中的關系缺失。比沉迷游戲更可怕的是,這樣實則更容易產生心里障礙。
遇到這樣的問題時,我們應關注孩子的內心感受以及人際交往,多與孩子溝通了解孩子日常的情況。要特別注意和孩子交往的技巧:氛圍不要太嚴肅,日常隨意的關心即可;要給予孩子足夠的尊重,關心而不是審問,要以平等的身份:“朋友”“閨蜜”“哥們兒”等,更加容易讓孩子敞開心扉。鼓勵孩子多與人交流,多分享自己的感受。
說到底,沉迷游戲很可能是一種隱晦的映射。我們可以從中看到孩子的弱點并加以引導。同時也可以審視自己本身在教育孩子問題上的不足之處并加以改正。
網絡游戲不是碰不得的高壓線,任何事物都是探索發現世界的一個途徑,在人生的道路上誘惑很多,并不是每次我們都可以站在孩子身邊給與充分的指導和幫助。我們能做的就是加以引導,讓孩子健康成長。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13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