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教育孩子是每一位家長的天職,而家長們最大的成就也莫過于能夠教育出一個優秀的孩子,能夠讓他們健康成人。而對于父母來說,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最不可控的教育,大約就在孩子叛逆期的時候,很多家長都會為叛逆期的孩子而頭疼。
這時候的孩子有了足夠的自我認知和反抗的能力,他們也逐漸學會了拒絕和反抗父母對于自己的管教,甚至會產生一種對抗、違逆的心理,越不讓他做,就越要做。如何管教正處于叛逆期的孩子,不讓他們做錯事,一直都是困擾著很多家長的難題。
孩子的叛逆期,親子之間很大的特色就在于各種的爭吵、冷戰,嚴重的時候孩子還會離家出走,很多家長明明是想要好好教育自己的孩子,避免孩子犯錯的。但卻是越管教問題越嚴重,很多話在孩子面前都變得沒有用了,我行我素成為了孩子叛逆的色調。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被過度管教以及缺乏關愛的孩子,他們的叛逆期往往都來得非常激烈,親子關系也會變得越發的嚴峻和割裂。前者是在于逃離父母過度的管控,后者更多的則是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父母想要在叛逆期教好孩子,以下6個是關鍵點:
1、尊重
即使是父母孩子之間的相處,也是需要以尊重為首的,很多孩子在叛逆期的時候尤為喜歡反抗自己的父母,就在于從父母那里沒能獲得應有的尊重。孩子的成長也需要有個人的隱私、個人的選擇空間,好的教育應當從尊重開始,也是正確愛孩子的開始。
2、平等
最舒適的親子關系,往往都是彼此之間是平等的,孩子與父母能夠同處于一個平臺之上,而不是被父母居高臨下的約束。當父母能夠把自己的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人來看待,不去切斷與孩子平等的對話,很多問題才能真正得到解決,才能拉近親子關系。
3、溝通
這里我們更講究的是良性的溝通,而不是單方面的說教和指責,孩子對于父母也同樣需要有表達的權利,只有彼此之間有溝通回饋家長才能了解孩子具體的情況。并且,父母對于孩子的愛和支持,也需要通過溝通表達出來,不要讓言不由衷的語言傷害到彼此的感情。
4、理解
理解的核心就在于家長能夠學會去傾聽和包容孩子的想法,也許父母和孩子之間存在著代溝,也許父母會不懂孩子為何會有這樣或那樣的想法。但是,這并不妨礙我們學著去理解孩子,明白孩子的想法和意圖,而不是全盤否定,這樣溝通才能持續,而不是爭吵收場。
5、威嚴
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一直都需要起到一個榜樣的作用,只有給予孩子正向的榜樣示范,孩子才能學習到更多好的地方。而家長在孩子面前,除了尊重、平等以外,也需要保留一定的威嚴,而這就來自于父母的人格魅力,能夠讓孩子更愿意接受我們的教育。
6、引導
很多家長在孩子教育上都習慣性地強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常常都是站在經驗主義上對孩子進行說教。“我說的都是對的,我是你爸,你必須聽我的”、“你不聽我的,遲早都要后悔”,然而越是這種說辭就越容易引起孩子的叛逆,正確的引導,讓孩子做出正確的選擇才是有效的教育。
重要提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往往都會出現叛逆期的時候,而這時候很多親子關系都會變得生硬、冷漠。家長想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就需要懂得尊重孩子、平等地對待孩子,多溝通,理解孩子的想法,保有父母的教育威嚴,更要懂得正確引導孩子。
今日話題:你們家的孩子在進入青春期后,有特別明顯的叛逆行為嗎?歡迎留言討論。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13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