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問題對于許多家長來說一定是一個頭疼的問題,不少家庭因為一個小小的手機的收與不收、管與不管,難以協調好家長與孩子之間的關系,甚至導致親子關系的惡化。
孩子也繼續沉溺在虛擬世界中,看似關門做題,實則刷個不停。
事實上,手機問題本身可能只是家庭教育中的一根導火索,更大的綜合問題像是一個炸彈,被這根導火索引爆了。
真正理清孩子為什么沉迷于玩手機,家長才能真正做到平和、有效地勸導孩子少玩手機。
孩子玩手機真正的“罪魁禍首”們
孩子玩手機折射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朋友不多
尤其是在進入青春期后,隨著課業壓力的增大,升學時限的逼迫,每個孩子都會多少產生一些情緒。如果他的身邊缺少忠實的朋友作為聽眾,很多情緒就會日復一日地進行積壓,手機娛樂就成了他壓力的唯一出口,他當然會撲在手機上無法自拔。
孩子玩手機折射的第二個問題就是見識和興趣相對狹窄
如果一個孩子喜歡游泳、繪畫、打球等等興趣,他們一定會在自己的空余時間里抽出半天甚至大半天外出,去到自己能實踐自己興趣的地方,根本沒時間長時間宅在家里,盯著自己的手機浪費時間。
孩子玩手機折射的第三個問題在于親子之間沒有太深的情感鏈接
親子之間平常很少聊天交心,更缺少說到心坎里、聊得很暢快的情況,以至于一遇到手機這樣一個相對簡單、可商可量的話題,就能爆發爭吵。
這充分揭露了平日里表面上的風平浪靜,其實只是沒有太大矛盾點而已,并不等于親子關系好,所以不吵。情感鏈接弱,會直接導致彼此的溝通往往是經不住考驗的。
孩子玩手機折射的第四個問題就是學習上沒有什么太大的目標
孩子沒有自己明確的職業夢想或未來規劃,他們不能對自己本身就局促的時間,做出一個幫助自己穩步提高的計劃,以至于還能在手機上荒廢大把的時間。
從學習、職業、人生等多個層次上對孩子做出勸導,是最終極的一步,這也是能讓孩子發自內心去遵守計劃,抵制長時間手機娛樂的內在力量。
以上四個方面,其實都不是一個一日之計的問題,往往是經年累月留下的痕跡,所以他們構成的綜合問題,更像是一個定時炸彈,手機問題作為敏感問題之一,無非是點燃了這顆定時炸彈而已。
身為父母,更要在日常生活中就去留心這些“罪魁禍首”,關心孩子的人際交往,培養孩子的興趣見識,善于與孩子進行心與心的對話,幫助孩子找到自己人生的價值目標。
唯有如此,手機這樣的物件不會再輕易地擊破親子關系的防線,而是讓彼此有更多思考和對話的空間,去協力解決問題。
孩子已經完全沉迷手機還有救嗎?
方法總比問題多,孩子如果已經長時間沉迷于手機,簡單的勸阻往往只會導致親子之間強烈的對沖,在口頭上甚至肢體上進一步傷害彼此的感情,這里有三個建議可以幫助苦悶的家長逐步緩解孩子的手機沉悶問題。
第一個建議是,對已經進入青春期、知道利害的孩子來說,家長可以用相對平等的態度,和他們進行類似交易的行為。每個人本身都是缺少自律的,環境里也往往是問題發生了才想著制定規矩。
因此父母可以在給予孩子一定手機自由的同時,對他們的時間做出一些硬性的條件交換。比如早晨必須有一個小時外出鍛煉,鍛煉要達到一個指標。
這個時間長度和對應的指標,都是要在家長和孩子雙方統一的基礎上制定的,這樣雙方就形成了一個互相的規約。
但要注意,對于心智尚不成熟的14歲以下的孩子來說,要避免用這種利益化的手法去做交換,避免引發他們價值觀上的扭曲。
在他們的年齡段更要側重于對于先前提到的幾個潛在問題的根除,引導他們去交朋友、學興趣等等。
第二個建議在于,勸服要減少陳述“你如何如何”,而可以借助自己的角度,去進行換位思考,多談“我如何如何”。
成人使用手機也可能出現沉迷,有時候看到短視頻或者電商平臺,也容易刷個不停。
在承認自己也會喪失自制的時候,孩子就會意識到,父母是放下身段真正嘗試理解自己的處境的,由此家長再提出對自己約束的重要性,孩子會更容易接收一個正確的觀念,由此減少手機使用。
尤其是不要在孩子正在玩的時候去進行打斷,此時孩子的多巴胺分泌正旺,突然抽離讓他們感到快樂的事物,一定會覺得格外的憤怒。
嘗試給孩子一個過渡時間,提醒他們十分鐘或者半小時后,有事情要和他們聊聊,他們對應的會逐漸讓自己有一個平緩娛樂情緒的過程,這樣能極大減少雙方沖突的可能性。
第三個建議是,無論孩子在哪個年齡段都不要強行沒收手機。如果親子雙方在沒收與發放手機的時間上達成一致,那固然最好,家長能夠作為最好的監管。
但如果孩子確實存在依賴較大,暫時不想上交的情況,家長也要表示尊重。
因為家長的監管12歲或許可行,14歲或許可行,可青春期之后孩子們都已經開始初具成人意識了,強行的禁止只會讓他們覺得自己是不被尊重的一個個體,對他們的自我認同和自我發展而言,反倒是違背了階段特點的。
一次放手本身,是為了下次有更多的空間對他們進行倡導,家長們應對手機問題,千萬不可急功近利,要一步步解決。
總結一下,手機或許用視頻、游戲、網文等多種形式捆綁住了孩子們的心智,但家長們不能將手機問題僅僅看做手機引發的矛盾,去了解孩子的心理、去和孩子溝通彼此的內心、去化解孩子的心結,才是緩解家庭矛盾、勸導孩子擺脫沉迷的最核心路徑。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14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