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愛偷玩手機平板?做完這三步,就可搞定!(親測有效)(孩子偷玩平板怎么辦)
孩子偷偷玩手機玩平板,這個問題我聽很多媽媽提起過。
我們家孩子也有過一兩次,不過因為發現及時,很快就糾正了過來。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首先,孩子為什么要玩?
原因有四:
一、平時沒得玩。——越是得不到的,就越想得到。同理,平時越是沒得玩,就越想玩。
想象會誕生無窮的樂趣,孩子的想象力比我們豐富多了,沒玩透的東西在他們的大腦中會呈現得比實際更有意思。
但其實,我們成年人都知道,只要讓你一直玩一個游戲,很快就會玩膩了。因為你知道這里走幾步有個湖,那邊NPC會給你什么任務,砍幾下就能殺掉一個怪。
二、上網很有意思。——其實孩子上網不是都在玩游戲,也有看些科學視頻之類的。網絡用得好,的確是個好東西,可以學到不少書本上沒有教到的知識。孩子覺得有意思,愿意學,也學得進。
三、同學都在玩。——同學間一般說的都是某某游戲。誰說不上來,就感覺被孤立了。
四、看到別人玩眼饞。——這個就是大環境,家里看到大人玩,出門看到別人玩。人對發出聲音和彩色圖片的東西會下意識地特別關注,這是天性。
在了解原因后,就很好解決問題了。
下面是實例(我們家的幾條規則):
1.平日里有不會的問題,讓孩子自己上百度查。——讓他平日里有機會接觸電子產品,不會產生“求不得”心理。同時,也是暗示他,網絡不僅僅是游戲,更代表著無窮的知識。
2.不完全禁止,適量給時間玩。——完成某某任務(通常都有一定難度,孩子不愿意主動去做的),給玩五分鐘。不過不是在手機平板上玩,而是把電腦主機連著電視機屏幕,無線鼠標遠距離操作,就當做看五分鐘電視。
為了五分鐘的游戲時間,孩子就主動去做某事了。小利益大收獲,媽媽好開心。
剛玩了五分鐘,正興頭上就要關,孩子當然不甘心。于是我就告訴他,時間可以攢起來,一次不超過十五分鐘,都可以。為了玩得暢快,孩子咬咬牙就應了。這樣無形中就鍛煉了他的忍耐性。
手機游戲也可以,但是時間上最多不能超過十分鐘,因為對眼睛不好。這點我們一開始就給孩子解釋了,他表示能接受。
3.家里平時盡量不玩手機。——看不到,自然就不會去想了。沒有“提示”,就沒有“反應”。
這點媽媽做到了,爸爸做不到。爸爸說,工作了一天,回家總想來放松一下的。
于是對策改為:固定時間段(吃完飯一小時),固定地點(遠離我們的臥室)玩游戲。
跟孩子解釋,爸爸是因為已經工作了一整天,把游戲時間都積攢起來了,所以才能玩得那么暢快。
爸爸愉快地揮揮手,光明正大地進去玩游戲了。
于是,孩子知道,原來玩游戲也可以光明正大,就不會想著偷偷玩了。(雖然刺激,但是逮到會有嚴厲批評和懲罰,一兩次這樣的痛苦經歷后,就不會想著偷偷玩了。)
最后,我們再來探討下,做父母的為什么對孩子偷玩手機平板的現象如此生氣?
兩個原因,一是玩這個對眼睛傷害大,怕孩子近視。二是因為“偷偷玩”這三個字。
前者占了百分之三十的生氣量,后者占了百分之七十的生氣量。(估計數值的實驗體:筆者自己。)
玩電子產品已經成為趨勢,就跟孩子的近視也已經是個趨勢一樣,只是發生時間的遲早而已。我們想做的,就是盡量延遲孩子的近視發生時間。(孩子爸二十年前就做過激光手術,有個人經歷后,就很看得開。孩子媽還想螳臂當車,再努力幾年。)
孩子每次玩好,都會主動去眺望遠處五分鐘。因為跟他說,只有這樣做了,才可以多玩幾年,近視了就沒得玩了。(一切都是為了讓他能多玩游戲,他聽了很舒服,就很愿意去做了。)
然后再來談“偷偷玩”三個字,為什么如此讓人生氣?
因為偷偷兩個字,代表的是孩子的不信任,這讓一心為孩子的家長太傷心了。我為了你好不讓你玩,你竟然背著我玩。這能不讓人生氣么?
還有一個就是家長有種被忽視的感受,“我平日里對你說的話,你都沒有聽進去嗎?”。
所以生氣是正常反應,而且越愛孩子,遇到這樣的情況就越生氣,因為付出得太多。
我每次忍不住發火后,都會跟孩子說明原因,為什么會生氣。還跟孩子說,一個人生氣了,如果憋在心里,是很傷身體的,所以生了氣一定要及時發出來。
孩子聽進去了,長大以后也不會太郁結。
生完氣,發完飆,再相親相愛把問題解決掉。
因為孩子不想被罵,也想著能更好地玩,所以會很配合。
這個時候就覺得其實對孩子發一次火也挺好的,棍棒加大棗的策略,一直都很見效。
以上都是親測有效的方法,希望對爸爸媽媽們有所幫助。
當然,孩子的性格不同,方法上也需要微調。歡迎寶爸寶媽們留言探討。
一切都為了我們愛的孩子。
原創文章,作者:賴頌強講孩子沉迷網絡游戲怎么辦,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151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