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孩子有多討人厭?看看網上家長們的吐槽抱怨就能窺見一二。
一位媽媽講述的自身經歷,更是引起無數家長共鳴,與她感同身受。
她說,自從兒子上初中以后,整個人就跟變了一樣。打不得罵不得不說,正常和兒子講話都要被他吼。只要家長說什么,兒子就一定要反著來,好像氣到父母他就開心了一樣。
她說,自己現在根本沒辦法和兒子講話,兒子在家就像一顆不定時炸彈,不知道什么時候就要爆發。
她辛辛苦苦照顧兒子,到頭來還要看兒子臉色,天天提心吊膽又委屈,都快要神經衰弱了。
為什么青春期就像火山爆發
1、生長迅速導致的荷爾蒙波動
青春期的孩子生長發育的速度飛快,有的孩子長個子的速度快到夜里睡覺覺得腿都在疼。
在這個時期,孩子的生長發育會使體內荷爾蒙分泌不穩定,從而使情緒跟著受影響,出現陰晴不定的情況。
2、情緒發展高于理智發展
有科學研究表明,青春期時孩子大腦中負責處理情緒的部分會快速發育并趨向于成熟,但此時大腦中負責理智與自控的部分會發展緩慢。
所以這個時期的孩子容易出現自控力差且容易情緒用事的現象。
家長該怎么做?
1、調整心態
當青春期的孩子叛逆時,家長首先要做的是調整好心態。
青春期作為家長和孩子必須要共同經歷的時期,在這期間會遇到的問題是無可避免的。
如果家長沒有一個好的心態,勢必會在對孩子的教育過程中失去耐心,增加沖突,以至于造成教育的失敗,乃至親子關系間的裂痕。
家長還需要調整自己看待孩子的視角。
青春期的孩子都是小大人,渴望獲得肯定。他們在這個時代能夠接觸到的信息和知識,也決定了他們比十幾年、幾十年前的同齡人懂得更多,思考得更多。
所以家長在和孩子溝通交流的時候,就不能以家長的身份進行哄勸或命令,而更多以一種平等的身份,將孩子視作獨立的人格,和孩子進行溝通和交流。
2、減少正面沖突
一個人在情緒激動的時候,很難理性思考問題,或是關注他人的感受。此時他的理智完全被憤怒的情緒裹挾,他也只能夠關注到自己的感受。
尤其當青春期撞上更年期,家長和孩子都容易情緒激動,所以這個時期建議家長和孩子減少正面沖突。
當孩子沖家長大吼大叫或者脾氣不好的時候,家長可以讓他一個人先冷靜一下,暫時不要試圖在這個時候講道理,這樣很容易使溝通變成爭吵,嚴重的甚至會大打出手。
當孩子向家長提出一些無理的請求時,家長也不要直接生硬地拒絕,可以說“我考慮一下”,通過這種方式冷處理和放置一段時間。等孩子冷靜下來后再和孩子溝通,說明為什么不可以滿足他這個要求。
總而言之,家長一定要避免在氣頭上和孩子產生正面沖突。如果要溝通,一定要在雙方都足夠冷靜、能夠理智思考的情況下坦誠相待,進行有效溝通。
3、和孩子做到彼此尊重
家長可以在合適的時候告訴孩子,他已經不是小朋友了,在享受他想擁有的自由自主的同時,也需要承擔起需要他去承擔的責任。
要讓孩子知道,家長會尊重孩子,但相對的孩子也必須要尊重家長。
要讓孩子知道,自由與責任也是相互的。
一個人在家庭、在學校、在社會上都有著不同的角色,孩子想被家長認可自己是個大人,就必須要對自己不同的社會角色負起責任。
而這個責任,就包括了孩子的學業、生活、和平時的待人接物等等各方面。家長將孩子渴望獲得認可的心態,化作激勵他成長的動力,可能更利于孩子的成長。
4、正面解決孩子的問題
有一位家長在網上分享了他陪伴女兒度過青春期的經歷。
他說女兒從小成績優異、聽話乖巧,是家長的掌上明珠,也是家長的驕傲。
可當女兒上了初中以后,情況突然產生變化。
小姑娘身高從1.58米竄到1.68米,各種暴躁、拖延、粗心、懶惰等問題都暴露了出來。與此同時,孩子還產生了夜間失眠,月經不調等諸多生理癥狀,成績當然也是一落千丈。
她的家長在擔心之余,調整心態,積極主動幫助女兒解決問題。
身體上不舒服,就求醫問藥,讓專業人士幫助解決。學習生活遇到困難就正面溝通,想辦法幫助孩子戰勝挫折。
就這樣過去了一兩年,孩子生理心理各項都趨向于平穩,學習也漸漸回到了正軌,青春期這個坎算是一家人一起邁過去了。
青春期對于孩子來說也是成長必經的一個階段,在這個階段他們可能會面臨許多曾經沒有遇到過的挑戰,受到許多沒有經歷過的挫折。
在這個時候,家長如果能及時正面的幫助孩子,會更好的陪伴孩子一起度過青春期。
孩子能怎么做?
1、控制情緒
面對青春期,不僅僅是家長焦頭爛額,有些孩子也為自己的暴躁而苦惱不已。
有一位青春期的小女孩就在網上提問說自己明明想要好好和爸爸媽媽溝通,但總是忍不住沖他們發火。
她說自己知道爸爸媽媽工作很辛苦,照顧她也很不容易,每次沖爸爸媽媽發過火之后,她心里都非常后悔,覺得自己是個壞孩子,可到了下一次又控制不住自己。
對于孩子來說,在青春期學會控制情緒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這里有幾個小方法,青春期的小朋友們可以學習一下。
首先,在發火前,我們可以先從1數到30做一個緩沖,給情緒降降溫。
其次,在我們與人溝通交流的時候,當察覺到對方產生一些負面的反饋,比如傷心或是難過的情緒,就應該注意自己的言行是否使人不快,并及時中止。
最后,當我們說一句話之前,先過一下腦子,想一下說出這句話之后會造成什么樣的后果?自己能否擔負起責任?
總而言之,就是在說話和發脾氣之前讓情緒緩沖,不要那么容易著急上火。
而且孩子在和父母起沖突之后,要記得向父母道歉,修補親子關系。
2、合理表達訴求
當孩子想要表達訴求,而父母卻不理解的時候,不要急于用激烈的方法迫使父母同意。
時代在發展,而父母有可能并不能時刻跟隨時代發展的潮流,有很多孩子認為理所應當的東西,對于父母來說就是很難理解的。
當孩子想要表達的自己的訴求時,方式一定要合理,溝通一定要有耐心。
青春期作為家長和孩子必須要經過的坎,消極應對和暴力解決都是不對的。一家人只有手牽手,心連心,彼此理解,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邁過去這個坎,迎接更好的未來。
這是一個家長和孩子一起看的《青春期教育指南》,家長可以分享給自己的孩子一起看哦?讀者朋友們又是怎么度過孩子的青春期的呢?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15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