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一区久久久久久,2019中文在线观看,亚洲区中文字幕

小學生“得、地、的”用法分不清?看這篇就夠了(得 的 地的用法和區別小學)

小學生“得、地、的”用法分不清?看這篇就夠了(得 的 地的用法和區別小學)

一、“的、地、得”用法口訣

大家都知道,”的、地、得“是連接文章中詞與詞,字與字之間的橋梁、所以,用對“的、地、得”,是非常重要的。為了規范“的、地、得”的用法,并易記好懂,容易掌握,在此提供一組用法口訣供大家參考。

(一)的地得,不一樣,用法分別記心上,左邊白,右邊勺,名詞跟在后面跑。美麗的花兒綻笑臉,青青的草兒彎下腰,清清的河水向東流,藍藍的天上白云飄,暖暖的風兒輕輕吹,綠綠的樹葉把頭搖,小小的魚兒水中游,紅紅的太陽當空照。左邊土,右邊也,地字站在動詞前,認真地做操不馬虎,專心地上課不大意,大聲地朗讀不害羞,從容地走路不著急,痛快地玩耍來放松,用心地思考解難題,勤奮地學習要積極,辛勤地勞動花力氣。左邊兩人就使得,形容詞前要用得,兔子兔子跑得快,烏龜烏龜爬得慢,青青竹子長得快,參天大樹長得慢,清晨鍛煉起得早,加班加點睡得晚,歡樂時光過得快,考試題目出得難。

(二)“的、地、得”快板

的地得、的地得,用作助詞都讀de.

作文寫話用不準,朗讀往往會念錯。

有趣的活動、綠的樹,活動是事,樹是物。

事物前面用的字,小朋友們都記著。

認真地想、快快地跑,想跑看摸是動作。

動作前面用地字,位置千萬不要挪。

看得清,記得準,唱得好,飛得高。

動作后面用得字,補充說明要記牢。

(三)“的、地、得”用法簡要口訣

名詞前面“白勺”“的”,

動詞前面“土也”“地”,

形容動后“雙人”“得”,

當作助詞都讀“de”。

“的、地、得”用法小析

“的”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稱的詞或詞語,如:敬愛的總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貴的教科書、鳥的天堂、偉大的祖國、有趣的情節、優雅的環境、可疑的情況、團結友愛的集體、他的媽媽、可愛的花兒、誰的橡皮、清清的河水……

“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動作的詞或詞語,如:高聲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瘋狂地咒罵、嚴密地注視、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圍、沙沙地直響、斬釘截鐵地說、從容不迫地申述、用力地踢、仔細地看、開心地笑笑……”

“得”前面跟的多數是表示動作的詞或詞語,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狀態的詞或詞語,表示怎么怎么樣的,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爛、疼得直叫喚、瘦得皮包骨頭、紅得發紫、氣得雙腳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樂得合不攏嘴、驚訝得目瞪口呆、大得很、掃得真干凈、笑得多甜啊……

“的、地、得”的用法補充說明

1、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這些詞,十有八九用“得”。

2、有一種情況,如“他高興得一蹦三尺高”這句話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雖然是表示動作的,但是它是來形容“高興”的程度的,所以也應該用“得”。

例句分析,明確用法

這里有一組含有“的”、“地”、“得”的例句如下:

1.蔚藍色的海洋,波濤洶涌,無邊無際。

2.向日葵在微風中向我們輕輕地點頭微笑。

3.小明在海安兒童公園玩得很開心。

總結:

1、“的”前面的詞語一般用來修飾、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說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樣。結構形式一般為:修飾、限制的詞語 的 名詞。

2、“地”前面的詞語一般用來形容“地”后面的動作,說明“地”后面的動作怎么樣。結構方式一般為:修飾、限制的詞語 地 動詞。

3、“得”后面的詞語一般用來補充說明“得”前面的動作怎么樣,結構形式一般為:動詞(形容詞) 得 補充、說明的詞語。

“的、地、得”的讀音

“的、地、得”是現代漢語中高頻度使用的三個結構助詞,都起著連接作用;它們在普通話中都各自有著各自的不同的讀音,但當他們附著在詞,短語,句子的前面或后面,表示結構關系或某些附加意義的時候都讀輕聲“de”,沒有語音上的區別。

但在書面語中有必要寫成三個不同的字,這樣可以區分他們在書面語用法上的不同。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可使書面語言精確化。

“的、地、得”用法不同,意思有別

“的”、“地”、“得”附著在詞或詞組后面,在句子中起結構作用時,都讀作“de”,在書寫時卻要寫成三個不同的字,所以非常容易發生混淆。用得對,意思表達就明確,用得不對,有時也會產生意思的變化。

比如:

1.看了這場電影,她激動得哭了。

2.看了這場電影,她激動地哭了。

這兩句話從表面看只是一字之差,但意思不完全相同。前一句強調“激動”,“哭了”是對激動程度的補充說明。后一句主要是陳述“哭了”,“激動”是對哭的樣子的修飾。因此兩句用了不同的“de”。

短語練習:給短語填上“的”“地”“得”

猛烈( )北風 勝利( )到達

慘痛( )教訓 憤怒( )聲討

鮮艷( )紅旗 勇敢( )戰士

迅速( )前進 耐心( )說服

豐富( )經驗 熱烈( )慶祝

巨大( )變化 積極( )參加

分析( )透徹 服務( )周到

廣泛( )閱讀 描寫( )生動

貫徹( )及時 畢生( )精力

觀察( )仔細 感動( )流淚

答案:

猛烈( 的)北風 勝利( 地 )到達

慘痛( 的 )教訓 憤怒(地)聲討

鮮艷( 的)紅旗 勇敢( 的 )戰士

迅速( 地)前進 耐心( 地)說服

豐富( 的 )經驗 熱烈( 地 ) 慶祝

巨大 ( 的 ) 變化 積極( 地)參加

分析( 得)透徹 服務( 得)周到

廣泛( 地 )閱讀 描寫(得)生動

貫徹( 得)及時 畢生( 的 )精力

觀察( 得)仔細 感動( 得 )流淚

原創文章,作者:賴頌強講孩子沉迷網絡游戲怎么辦,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156861.html

(0)
上一篇 2024年4月24日 上午9:05
下一篇 2024年4月24日 上午9:11

相關推薦

  • 休學一年gap(gap和休學的區別)

    gap和休學的區別 gap和休學都是學生選擇的一種休學方式,但它們之間存在一些區別。 gap指的是\”間隔年\”,通常是指學生在大學或其他高等教育機構畢業后…

    教育百科 2024年6月26日
  • 高考生快速緩解壓力的8種方法

    高考生面臨的壓力和挑戰是前所未有的,如何緩解他們的緊張和焦慮情緒是一個重要的問題。以下是一些快速緩解高考生壓力的方法: 1. 運動:適度的運動可以幫助釋放緊張和焦慮情緒,增強身體健…

    教育百科 2024年4月29日
  • 當兵休學證明怎么寫(村上當兵休學的證明)

    村上當兵休學的證明 尊敬的XX先生/女士: 我是您所聯系的村上(申請人姓名),我于(申請人姓名)年(日期)參軍,并在(軍隊名稱)服役(服役期間)。由于(申請人原因),我需要休學(休…

    教育百科 2024年5月15日
  • 休學三年不能中考的原因(休學三年不能中考)

    休學三年不能中考,這是一個讓人深思的問題。對于大多數人來說,中考是他們人生中重要的一步,因為它將決定他們能否進入心儀的高中,甚至是大學。然而,對于一些學生來說,他們由于某些原因需要…

    教育百科 2024年6月27日
  • 小學休學典禮通訊稿

    尊敬的家長、老師和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xxx,是學校的一名教師。今天,我非常榮幸地主持小學休學典禮。 首先,我想感謝所有家長對我們的信任和支持。感謝您們一直以來對我們學校的信任,…

    教育百科 2024年6月6日
  • 孩子叛逆想讓她休學

    孩子叛逆想讓她休學,是一個常見的問題,尤其是對于那些正在成長的孩子和家長來說。叛逆期是指孩子進入青春期后,對成人和權威產生質疑和挑戰的時期,通常會表現出情緒波動、自我意識增強、自我…

    教育百科 2024年4月26日
  • 孩子厭學遇到的困惑和問題(孩子厭學遇到的困惑)

    孩子厭學是許多家長都會遇到的問題,尤其是在青春期的孩子,他們正在經歷人生中的重大變革,對于學習的態度和情緒可能會有所變化。如果孩子厭學,他們可能會感到沮喪,無助,甚至失去學習興趣。…

    教育百科 2024年3月25日
  • 孩子厭學頭疼家長怎么引導(孩子厭學習就頭疼)

    孩子厭學習是家長朋友們普遍關注的問題,如果孩子不愿意學習,甚至對學習產生厭惡,那么這將對孩子的學習成績和未來的發展產生嚴重的影響。 孩子厭學習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學科難度過大,學習壓…

    教育百科 2024年3月25日
  • 一般辦休學,需要用到哪些證明(辦休學是學校辦還是個人辦理)

    辦休學是學校辦還是個人辦理? 休學是指學生暫停學習一段時間,進行休息或進行其他個人活動。在辦理休學時,學校辦還是個人辦理成為了一個備受爭議的問題。本文將探討這個問題的優缺點,以及如…

    教育百科 2024年6月24日
  • 孩子有病為啥不讓休學呢(孩子有病為啥不讓休學)

    孩子有病為啥不讓休學 孩子有病不能休學,這已經成為了許多家長和教育工作者關注的焦點。然而,為什么孩子有病卻我們不能休學呢?在本文中,我們將探討這個問題。 首先,學校通常要求學生參加…

    教育百科 2024年7月6日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城市| 濮阳县| 沙雅县| 阿克陶县| 黄陵县| 全州县| 尤溪县| 遵义市| 胶州市| 华安县| 玉田县| 隆尧县| 泰和县| 都江堰市| 梁山县| 吴江市| 珲春市| 夏河县| 方城县| 黄梅县| 浑源县| 庆元县| 福建省| 泰顺县| 丹东市| 宜兰县| 航空| 津市市| 颍上县| 阜城县| 获嘉县| 永吉县| 潞西市| 岳西县| 精河县| 江西省| 双鸭山市| 衡南县| 信宜市| 衢州市| 盖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