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兩個不同時代的人放在一起對比,多少有點兒關公戰秦瓊的感覺。不過,有時候這種對比也非常有趣。我們就拿劉徹和劉秀來做一番對比吧。
論時代,他們相錯了一百多年,劉秀出生的時候,劉徹已經死去八九十年了。論輩分,劉徹是劉秀的高祖輩。劉徹是劉邦的曾孫,劉秀是劉邦的九世孫,劉秀的高祖劉發是劉徹的兄弟。這些事情,都對比不出個什么名堂來。
劉徹和劉秀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他們都是皇帝。但是,他們又有所不同,漢武帝劉徹是以太子的身份繼承了其父親漢景帝的帝位而登基稱帝的。而光武皇帝劉秀則是以一介布衣,由南陽的一個土財主打下了東漢的江山。當然,劉徹在位時間長達五十四年,而劉秀在位時間只有三十三年。劉徹壽近七十,劉秀享年六十二歲。在中國古代的帝王之中都算是在位時間比較長,壽命也比較長的皇帝。
若論其個人的文化程度,應該說是不相伯仲,漢武帝劉徹的很多詔書都出自其本人的手筆,司馬遷在《三王世家》里曾經贊揚過劉徹本人的文采,司馬遷說:“三子之王,文辭可觀。”在《儒林列傳》里,公孫弘也說漢武帝的詔書:“詔書律令下者,明天人分際,通古今之義,文章爾雅,訓辭深厚,恩施甚美。”司馬遷還在《史記》中記錄了漢武帝所做的《瓠子歌》,歷代都給予了很高度的評價。漢光武帝劉徹雖然沒有這樣氣勢磅礴的詩作傳世,但是他早年曾經在太學里學習,是一個標準的儒生。
論其在文化領域內的建樹來說,漢武帝創建了太學,開創了兩千多年中國科舉制的先河,從那個時代開始讀朝廷規定的書,參加朝廷組織的考試,考試合格后就可以做官。而光武帝劉秀則是在建武五年就在洛陽城開陽門外修建起了太學,東漢最輝煌的時候太學生的人數達到了三萬多人。在意識形態領域內,漢武帝罷黜百家,表彰六經,逐漸明確了以儒家理論作為治國的主導思想,為其專制政治裝點門面。光武帝劉秀也是進一步強化了這一趨勢。
漢武帝時期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地方上剝奪了諸侯王治理其封地的權力,將地方的豪強遷移到長安就近加以控制。尤其是,漢武帝不滿于丞相權力過大,剝奪了丞相的決策權。在正式的政府組織機構之外另設內朝,以侍中、給事中的名義將一些中下級的官員引入到政府核心決策之中。光武帝劉秀也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東漢不設丞相,以太尉、司徒、司空三公行使皇帝職權。同時,光武帝并沒有賦予三公以實際的權力,而是將中央的決策權收歸尚書臺。“雖設三公,事歸臺閣”。
以上這些,都是漢武帝和光武帝的共同點。
漢長安城
但是,在以下這些領域內,他們就不同了。漢武帝時期曾經發動了大規模的對外戰爭,三次對匈奴作戰基本確立了漢朝對匈奴的優勢。向西奪取了河西走廊,設置了河西四郡。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后,逐漸奪取了西域的控制權。漢武帝也消滅了南越國,將帝國的疆域擴展到了越南南部。他也消滅了朝鮮王國,在朝鮮半島設置了四個郡。就開疆拓土而言,漢武帝功勛卓著。光武帝劉秀則是一個非常務實的人,他拒絕了西域要求漢朝主持西域事務的請求,表示,在國力還沒有恢復之前,先做好國內的事情。南匈奴投降之后,光武帝也沒有主動發起對北匈奴的進攻,而是采取了羈縻的措施。相對而言,漢武帝好大喜功,而漢光武帝則是比較務實。
漢洛陽城
就個人的軍事才能來說,光武帝劉秀應該是遠在劉徹之上。漢武帝劉徹雖然以“武”為謚號,但他并沒有實際指揮過任何一場戰爭,他也沒有參加過任何一場戰斗。光武帝劉秀則不然,他的天下完全是靠他打下來的,他經常身臨前線,也經歷過許多兇險的戰斗。在昆陽,光武帝劉秀一戰成名,創造了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典型戰例。光武帝只身踏入河北的土地之后,曾被當地軍閥王朗追擊,十分狼狽,但最終化險為夷,消滅了王朗,占據了河北。光武帝劉秀在稱帝之后,其所控制的區域并不大,當時天下尚存在著諸多割據政權。光武帝用了十二年的時間消滅群雄,最終一統天下。在統一天下的過程中,光武帝劉秀經常御駕親征。就這一點來說,光武帝劉秀的功績遠在漢武帝劉徹之上。當然,你也可以說漢武帝沒有上前線的機會。但是結合其一貫的表現來看,恐怕他并不具備臨陣指揮的能力。更不用說沖鋒陷陣了。
西漢的疆域
就對待功臣來說,光武帝劉秀也是仁至義盡,他的功臣大多受到保全,云臺二十八將被后世傳為美談。而漢武帝的功臣則很難有好的結果,李廣難封,這是大家所熟知的,其他的蘇建、公孫敖、公孫賀、李蔡等人都是死于非命,下場凄慘。就這一點來說,漢武帝也不如漢光武帝。不僅是功臣,其他的大臣在漢武帝的時代里也不好過。漢武帝的時期,做丞相成了高風險的行業。莊青翟、趙周、李蔡、公孫賀、劉屈氂等人都是被殺于丞相的職位上。張湯、朱買臣、主父偃等著名的人物都死于非命,司馬遷就因為說了句話而被下獄處以宮刑。淮南王衡山王都以莫須有的謀反罪名而被殺,株連數萬人。光武帝劉秀則是對待大臣比較仁厚,在位三十多年很少興起大獄。司徒歐陽歙被下獄最終死于獄中,后來光武帝劉秀在其身后也是賜予喪葬費用封其子為官,而有所撫恤。就這一點來說,漢光武帝劉秀好于中國古代大多數帝王。
東漢的疆域
在治理天下的效果上來說,漢武帝劉徹就更不如光武帝劉秀了。漢武帝經常巡行天下,耗費了大量的金錢。有一次,漢武帝突然出巡到了山西,當地官員一看來不及招待皇帝,干脆自殺身亡。他還孜孜不倦地求仙,為了長生不老藥,他一再上當受騙,花費不可勝計。漢文帝、漢景帝給漢武帝劉徹留下了豐厚的家底,最后被他揮霍得差不多了,朝廷經常為沒有錢而犯愁。為了籌錢,漢武帝也是想盡了辦法,算緡、告緡等,使得天下中產以上的家庭都破產。到漢武帝去世的時候,天下戶口減半。大漢王朝到了滅亡的邊緣。對此漢武帝也認識到了,晚年的漢武帝不得不下罪己詔,表示要對國家的內外政策進行根本性的調整。光武帝劉秀則不然,他繼承的是一副爛攤子。奪取天下之后,經歷了多年的戰亂,天下凋敝。到光武帝晚年的時候,則已經到了天下基本實現富足的局面。但是即便如此,劉秀也對自己的政績并不滿意。他說:“即位三十年,百姓怨氣滿腹,吾誰欺,欺天乎?”當然不是百姓真的不滿,而是劉秀自己對自己有很高的要求。
影視作品中的劉秀
劉秀也是中國古代皇帝勤政的典范,太子劉莊勸諫劉秀,別太累著了,劉秀答道:“我自樂此,不為疲也。”樂此不疲說的就是劉秀。劉秀也能接納別人的勸諫,光武帝劉秀有一次外出打獵,不知不覺就到了晚上,等回到了洛陽城上東門下,城門已經關了。光武帝派人喊門,上東門的城門候郅(zhì)惲拒絕開門。光武帝讓人打著火把照自己,告訴城上這是皇帝駕到。郅惲卻說天黑看不清楚,依然拒絕開門。光武帝沒有辦法,只好繞到其他的城門才得以回宮。第二天,光武帝還沒來得及怪罪郅惲,郅惲反而主動上書責怪光武帝,他說:“以前周文王就從來不敢過度沉迷于打獵,成為萬民的榜樣。陛下去游獵,竟然夜以繼晝。您如此將江山社稷置于何地呢?”光武帝不僅沒有怪他,反而特別賞識他,后來郅惲官至長沙(今湖南長沙市)太守。至于強項令董宣的故事,更是大家所熟知的。
漢光武帝劉秀也是一個十分節儉的人。這一點也體現在他身后的安排上。光武帝劉秀臨終之際下令簡葬。東漢的帝陵,就起規模上遠不能和西漢相比。拿劉秀的原陵和漢武帝的茂陵相比,簡直可以用寒酸兩個字來形容。
就處理家庭內部的事務上,漢武帝劉徹也不如漢光武帝劉秀。漢武帝晚年疑心很重,懷疑太子謀反而爆發的巫蠱事件,長安城中血流成河,數萬人被殺。最后太子自殺,皇后衛子夫也自殺身亡。漢武帝劉徹不得不立年幼的劉弗陵為太子,而為了防止出現身后太后專權而殺死了劉弗陵的母親鉤弋夫人。相反劉秀本人則是一個比較重感情的人,他一生有過兩個皇后。早年的摯愛是陰麗華,但由于種種原因,身處河北的劉秀在登基之初立郭圣通為皇后。到了建武十七年,劉秀和郭圣通感情破裂,廢黜了郭圣通的皇后之位。不過,郭圣通并沒有被打入冷宮,而是封劉秀和郭圣通的一個而字為中山王,給了郭圣通一個中山王太后的名義。郭圣通的兄弟也繼續享有榮華富貴,劉秀也經常到郭家做客。兩年后,郭圣通的長子劉強主動提出辭去太子之位,劉秀出于對兒子的保護,接受了這一請求,封劉強為東海王,改立陰麗華的兒子劉莊為太子。改立太子,并沒有引起朝廷的動蕩。這都不能不說是劉秀妥善處理家庭內部事務的結果。
影視作品中的陰麗華
當然,劉秀也有一些缺點,比如他過于迷信讖緯,頗受史家詬病。不過從總體看,雖然在網絡上,漢武帝劉徹的名頭要遠大于漢光武帝劉秀,但是假如可以穿越的話,我寧愿意穿越到光武帝劉秀的時代里,而不愿意到漢武帝那里去!
原創文章,作者:賴頌強講孩子沉迷網絡游戲怎么辦,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157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