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駒過隙五春秋,做事力爭創一流。
盛世恰逢奔共富,晚年難得駕同舟。
初心不忘民生計,使命在肩家國謀。
繼往開來追夢者,登高更上幾層樓。
7月12日,浙江省慈善聯合總會舉行換屆大會,卸任會長陳加元當晚寫下《省慈善聯合總會換屆有寄》這首熱情洋溢的七言律詩。回顧過去,寄望未來,不忘民生初心,牢記家國使命,飽含了對慈善公益事業的濃厚情感。像這樣的慈善公益詩,陳加元會長五年多來在微信朋友圈發表了許多。換屆大會前夕,他的慈善著作《邁向現代慈善》發行,書中附錄“慈善詩稿”,精選了五十余首。雖是“附錄”,別具韻味,別有意義,與正文的慈善文章、講話同具價值。在他的微信朋友圈,我們還讀到著作截稿之后慈善公益詩十余首。真是詩思泉涌,自然天成。以格律嚴謹的舊體詩體裁,持續地、大量地譜寫慈善公益,以詩力宣傳、推動慈善公益,中國公益界內外尚無所見,彌足珍貴。這是浙江慈善文化建設的一大特殊成果。
“慈愛藏心底,善行出筆鋒。”這些濃墨重彩的詩篇,抒發慈善的情懷,表達公益的精神,暢胸襟,立宏愿,展格局,示境界,內容豐富多彩,藝術獨具特色。我們悅讀著,欣賞著,深深為之感通、陶染。
畫 卷
“畫為慈舉頌,書作善行章。”詩作與作者的書畫一樣,持續為慈舉善行謳歌。
在剛剛結束的浙江慈善聯合總會換屆大會上,中華慈善總會會長宮蒲光說,浙江慈善一直走在全國前列,成為我國慈善事業發展的先鋒和楷模。省慈善聯合總會精心打造“善行浙江”,圍繞發揮第三次分配作用、發展慈善事業推出一系列重要舉措,開展了許多富有成效的全民慈善活動,不僅是慈善助力共同富裕的生動實踐和有益探索,也是中國特色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光輝典范。上述“一系列舉措”、“全民慈善活動”,多在詩作中得以形象展現,留下輝煌的足跡。一首首詩連綴起來,就是浙江慈善公益新發展的靚麗畫卷。借用作者為《浙江慈善事業發展報告 (2019)》發布寫的詩作個比擬——“首發藍書存史真,且將往事作新聞。輝煌一卷誰成就,風雨幾番印履痕。”
鏡頭緊追現實步伐,時代的慈善大事盡收筆底,留下印記。
描寫慈善公益組織支援非同尋常的抗疫斗爭。“……救死扶傷皆勇士,嚴防固守亦英雄。白衣青服同協力,前線后方共建功。行善不分你與我,人間大愛記心中。”“……慷慨赴危難,舍家抗疫災。瘟癘終消滅,乾坤朗朗回。”濃縮了抗疫斗爭的艱辛、抗疫斗士的果敢、抗疫勝利的信心;書寫了慈善公益組織“抗疫抗災全力助,復工復產傾心幫”的作為。
記錄史無前例的脫貧攻堅戰。“今朝再續愛心曲,為使貧民得笑顏。”“關山隔千里,際會有因緣。抗震曾攜手,脫貧又并肩。攻堅心似鐵,決勝令如山。一諾千金重,踐行不負天。”表達了脫貧攻堅、對口幫扶的必勝決心。“……援疆家國計,公益濟貧民。”講述了支援新疆的慈善故事。在省慈善聯合總會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后,作者用詩寫下了大有作為擔當的“獲獎感言”:“慈善本來為濟窮,不求名利不求功。東西合作無遺力,山海交流有獨鐘。全面小康補短板,共同富裕借高風。又聞鼓角聲聲急,策馬爭前未敢松。”把辛勤付出取得的榮譽,作為面對新使命“又出發”的起點。
展現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愛黨愛民·向上向善”活動。“同時播展主題深,書畫千幅慶誕辰。黨愛民來民愛黨,人心向上善心人。”“筆墨為圓強國夢,正傳大愛滿乾坤。”
詩作以大量篇章書寫了浙江慈善的特色工作。例如“西湖論善”——“好戲連連十月天,‘西湖論善’又開篇。賓朋遠近皆同道,義理淺深待共研。”例如“之江公益沙龍”——“頒獎典型眾,交流經驗豐。善舉從心得,人人俱可風。” 例如,“孝賢選樹活動”——“千年一祖訓,百善孝為先。父母恩如海,兒孫愛若天。人人能敬老,處處可尊賢。浩蕩成風氣,舒心過晚年。”參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慈善行動——“……三角從來成一體,五方繼續守初心。資源整合增優勢,戰略協同濟弱貧。”
還有不少詩作再現基層慈善活動和赴基層慈善慰問。“莫道職閑身退了,依然主動送關懷。”2021年8月13日赴舟山慰問因“煙花”臺風受災群眾:“煙花風暴已休哉,察訪災區過海來。搶險已經同勠力,克難還要共相偎。民生民計安排好,復建復工元氣回。……” 暖暖的善舉,濃濃的情義,深深的哲理。
愿 景
“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毛詩序》)推動浙江慈善公益事業發展,需要戰略引領。“藍圖擘畫共敲推”。
詩作形象體現作者慈善講話“謀劃新任務 開啟新征程”的要旨,處處展示浙江慈善公益的愿景。
展示愿景就是提倡不忘初心,傾心履職。“向善歸王道,初心不負人。慈愛行天下,情懷貫古今。”“提高站位對標準,實踐初心履職忙。無私付出何回報,大愛之潮涌浙江。”
展示愿景就是期望提高質量,再創佳績。“風雨相攜手,同舟無異心。對標高質量,合力濟黎民。”“焦聚高質量,格局共同謀。邁向新階段,借風再上樓。”
展示愿景就是鼓勵奮力前行,勇于爭先。新使命,新作為,慈善公益為浙江共富先行示范區建設助力。“善行無止境,攜手可爭先。”“以文載道從來是,與善同行領眾芳。”“坐而問道明思辨,起則踐行達本源。時代迎來新使命,弄潮兒女再爭先。”“爭當示范情無限,勇立潮頭愛滿腔。”
展示愿景就是著力助推共富,大有作為。“助力脫貧曾盡力,協同富裕再擔當。”“脫貧決勝功才慶,提質賦能鼓又擂。五級協同助共富,全民合力創文明。”“發展爭高質,公平創作為。共同奔富裕,時代樹豐碑。”在國家宣布擺脫貧困之后,共同富裕、鄉村振興成為詩作的關鍵詞,作者期望“為求社會公平計,慈善要成生力軍。”
展示愿景就是推動人人行善,社會大愛。“呵護千般愛,關懷無限情。人人行善舉,冬日亦溫馨。”“主題奔共富,慈善赴情懷。把握新機遇,人人大有為。”
理 念
“步履鏗鏘理念新”。浙江慈善公益事業強勁發展,理念領先是一關鍵。公益新理念潺潺流出作者筆端,潤物無聲,給人啟迪。
慈善公益最大的理念是人間善念。在物欲橫流的年月,引導人們崇善從善,是最好的創新。詩作中用的最多的字,是“愛”,是“善”。勸諭人們仁愛、慈善。“大愛無終極,功夫莫負人。”“呵護千般愛,關懷無限情。”“與人為善人皆可,道德文章愛至尊。”“藝道從來唯上善,承平時代又逢春。”中國古代有卷帙浩繁的“勸善書”,惜大多語言枯燥,說教空洞。而以藝術的形式的“勸善”,往往令人入耳入腦,動心動情。
詩作倡導大眾慈善理念。如前所述,浙江大力推行人人慈善。
“人人可慈善,處處起新風。物質同充足,精神共沛豐。胸懷天下愛,大道古今同。”
詩作倡導公益創新理念。創新,是發展的第一杠桿;創新,也是公益的不竭動力。“發展已趨高質量,創新還是大能源。”創新,是浙江慈善的一個重要著力點。《杭州國際影響力投資大會有記》,寫影響力投資,生動有趣,意蘊豐盈:“古來慈善只賠錢,腦洞一開可逆天。縱論投資影響力,聚焦國際最前沿。兼容跨界經為要,互利雙贏道得先。社會問題商業解,千年公益出新篇。”作者加了附注:影響力投資,既是新的投資方式,也是新的公益模式,在追求財務回報的同時,更追求社會與環境影響力的回報,以期用商業的方法解決社會問題。作者用八個詩句,便把影響力投資這個“新生事物”的途徑、作用、功能、效應寫得明白清晰,給予了點贊,并引申開來,肯定了以商業途徑解決社會問題的嘗試。
詩作倡導整合資源、跨界合作的理念。“資源整合增優勢,戰略協同濟弱貧。”“慈善從來無地界,互為一體上高臺。”合作,也是向先進學習,提升自我。“教學相長處,知行互補臺。”“對標高質量,合力濟黎民”“仁者為師矣,吾儕踐主張。”“傳經無客套,問道有真傳。”
詩作倡導知行合一理念。“坐而問道明思辨,起則踐行達本源。”“上下相呼應,知行兩不違。”“就實說虛憑輿論,以虛促實賴躬親。”“紙上寫來應不假,傾情踐諾更為真。”可謂“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離。”
詩作倡導立足基層理念。“理論弄通行大道,基層探索立前沿。……共富途中當助力,敬終如始濟元元。”
以理入詩,以詩傳理,理念帶情韻以行。創新的形式之帆,帶動創新的內容風行更遠。
“縱筆詩壇能養性,放歌墨海可怡情。”慈善公益詩,沒有風花雪月,不作無病呻吟;少于景色描繪、情景交融,重在記事頌人、抒情言志。用格律詩體裁,要寫出韻味、寫出境界、寫出精彩,更需要大手筆。舊瓶新酒,非詩常法,運用之妙,在乎一心。作為一個有造詣的老詩人,其慈善公益詩,藝術嫻熟,特色鮮明。
(一)言近意深,境界高遠。“悟詩文一道,用意要深切,立辭要淺顯。”(《履園叢話》)慈善是大眾的,慈善詩理當面向大眾。創作慈善公益詩作者取用淺近易懂之道,大有憂國憂民大詩人白居易的詩風。除了如“天地不仁為芻狗,世間有愛濟凡人。”用了易于理解的典(化用老子語錄)之外,沒有典故堆積,沒有故作深奧。古人說:“敢為常語談何易,百煉工純始自然。”慈善公益詩作之“工”,在于靈活變化的詩歌用語中“翻”出深邃的思想、閃光的哲理,言近旨深,達到高遠境界。《新春公益答謝晚會》:“晚會并非只賀新,還應答謝善行人。捐錢捐物輸能量,獻藝獻文送福音。史載慈悲無貴賤,薪傳功德有心神。普天之下皆兄弟,大愛泱泱貫古今。”首聯“起”以口語入詩,新穎有趣,親切自然。頷聯以輕松的對仗,凝練地提升慈善“捐”、“獻”的意義。頸聯“轉”出中華慈善文化傳統之真諦。尾聯從一場晚會,暢想到天下慈善宏愿。行云流水,一氣呵成,意新句鮮,高標宏抱。這種風格本身體現詩人面向群眾、心懷群眾;同時,詩中處處蘊含慈善哲理,詩的客觀效果很能感染群眾、引導群眾。
(二)事理相合,情意交融。慈善公益詩作者固然不是游山玩水去狀景詠物,而是在宏大背景下寫事件、贊人物,在具體事件中寓深情、悟哲理。詩作少了古詩最能達到佳境的“情景交融”手法,因而打造了“事理相合,情意交融,溶情入事,緣事出理”的新格調,以寄寓慈善公益的深意。《浙江省暨溫州市中華慈善日慈善嘉年華活動今日啟動》:“鹿城今日盡旗旌,慈善又將佳節迎。盛典何須慶典酒,開心莫過熱心亭。聚沙為塔非神話,積少成多濟眾生。灑向人間都是愛,更看天道正酬勤。”敘事、抒情、議論互相穿插,配合交融。一個具體活動的描寫,表達出不平凡的詩心。作者偶爾寫景,亦多融入事理之中,襯托出慈善公益的意蘊。《“紫藤花開”大型公益活動啟動儀式暨“萬民黨員尋訪紅色印跡”首發式》:“濕風催綻紫藤花,鳳臥山中煙雨斜。列隊踏行紅土地,存心善報老東家。青山不墨渾如畫,大愛無言足可嘉。代有新人多勵志,競傳薪火道無涯。”一樣的風味,一樣的意境。古人說:“文章有神,神主義正也。意在前,詩在后,故能感動人。”
(三)筆韻靈動,金句迭出。慈善公益的舊體詩既要遵守固有格律,又要運用時代發展的新思維。精心創作,往往產生別有韻味的靈動。作者以五言律詩、七言律詩為主,思出常格的對仗、富于哲理的金句,紛至沓來,俯拾皆是——
天地無私欲,人間有愛心。
善行助殘弱,慈舉濟清貧。
史載慈悲無貴賤,薪傳功德有心神。
聚沙為塔非神話,積少成多濟眾生。
席地人聲吟善舉,幕天群舞頌慈音。
眼前少得幾分利,長遠多謀累世功。
立身興業為家國,樂善好施濟世窮。
因為仁者心無礙,常愛他人德不孤。
慈渡蒼生滋喜樂,善行教義濟窮貧。
大道無形齊合力,人間有愛氣如虹。
……
“詩不可不造句。”慈善金句,既符合人們的認知,又超越常人的思維。真情表達,似有神助;一經錘煉,便成警絕。我們信手拈來,朗朗上口,神味俱厚。公益人可用作精深的座右銘,公益組織可用作精美的對聯。
“……妙筆飛文采,丹心潑墨香。畫為慈舉頌,書作善行章。大德心如燭,胸中愛滿腔。”這首寫慈善書畫雅集的詩不正是作者慈善公益詩篇的生動寫照嗎?!
“莫言往事成追憶,滿目青山夕照紅。”陳加元先生仍然擔任浙江慈善文化研究院院長,我們期待他像毛主席為《人民文學》題詞所希望的那樣——“有更多好作品出世!”
作者:葉正猛,浙江新湖慈善基金會秘書長
原創文章,作者:賴頌強講孩子沉迷網絡游戲怎么辦,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157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