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慧是我朋友的女兒,今年10歲,在我印象中,她是一個很乖巧的孩子,平時喜歡看書,當別的孩子到處嬉戲時,她可以安靜的坐那看書,這一習慣真是讓人羨慕啊!可最近有一次,我在輔導班外面看到她和媽媽站在樓下,媽媽一臉的焦急,慧慧滿臉淚痕地站在旁邊,一看就是在訓斥孩子,眼看著就要遲到了,我就催促著孩子趕緊去上課,慧慧如釋重負似的逃走了。
慧慧媽媽后來告訴我,孩子最近沉迷于網絡游戲無法自拔,成績是一落千丈;各種辦法都使盡了也無濟于事,昨天就是因為偷偷在房間玩手機直到半夜才睡,早上起不來。媽媽說已經打不動了,說到這里眼淚也忍不住流了下來,眼里充滿了擔心和絕望;她說跟孩子也溝通過,孩子答應不玩了,寫好保證書,可沒過幾天又開始了,簡直是防不勝防,父母都要上班,也不能一天24小時的盯著她,一般她放學回來了,爸爸媽媽還沒下班,家里只有爺爺盯著,可他糊弄爺爺是一套一套的,真是沒有辦法啊。我開導她千萬不能著急,更不能跟孩子急,要引導她從虛擬的世界中慢慢走出來。
一、孩子沉迷游戲得到的后果
1.影響身體
孩子一旦沉迷于游戲中,他就會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手機或電腦上,最常見的方法就是趁家長休息的時候,躲在被窩里玩手機,打游戲,家長有時以為孩子在休息。更有甚者會偷偷玩游戲到半夜,不僅嚴重影響睡眠,還會過度用眼,對身體造成極大的傷害。
2.注意力不集中
孩子的心思一旦用在了游戲上,他就會跟丟了魂一樣,對別的事都不上心,每天既不想寫作業,又不想讀書;特別是上課的時候,注意力會非常的不集中,學習狀態極差,被老師頻繁地批評,或者留校罰抄等,學習自然是一落千丈。
3.厭學
沉迷于游戲中的孩子,滿腦子的只有游戲,上課不在狀態,老師講什么完全沒有心思聽,回家作業不會寫,作業有難度,就越發想玩游戲,惡性循環只會讓孩子對學校產生排斥,于是開始撒謊,從最初的忑忐不安到后來的心安理得。
父母只要是一發現孩子沉迷于網絡游戲中,就會膽戰心驚,心理異常的焦慮,恨不得立刻抓住孩子,一頓毒打,以此來掐掉他的網癮,這樣方覺安心,大多數父母都是這種做法,可結果往往是手機摔了無數臺,衣架都打斷好幾個,孩子卻絲毫沒有悔改;于是一種絕望的心里把家長壓得喘不過氣來,親子關系更加的惡化。其實往往最重要的東西卻被父母忽略了。
二、家長忽視這3點,才是孩子迷戀游戲的原因
1.內心孤獨
網絡游戲不是洪水猛獸,也不是毀滅孩子的惡魔,那導致孩子沉迷進去無法自拔的到底是什么呢?是孩子內心的孤獨!孩子性格孤僻,沒有同齡的朋友,心里異常的孤獨和寂寞,粗心的家長并不會發現這一點,也不會對孩子的內心多加關心,只知道一味的責罵,當孩子遇到虛擬的網絡游戲時,就以為找到了寄托,從而沉淪。
2.生活無趣
一個容易沉迷于游戲的孩子,一定是一個內心承受著巨大壓力的孩子,他生活壓力大,單調乏味,其實他一直想努力擺脫,但無奈于父母的壓力,使他無法動彈;其實他一直在尋找機會,網絡游戲只是一個導火索,炸出了孩子的心里,他之所以一下子就能沉迷于網絡世界里,是因為他一直都想逃避。
3.不被理解
父母不理解孩子,并不是簡單的不理解,更多的是帶給孩子的傷害,父母用自己的思維去理解孩子,用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孩子,這樣孩子很難被父母接納,他們活在父母的語言傷害中,父母從不愿意去傾聽孩子的內心世界,這種不理解對孩子造成的傷害越深,孩子沉迷于游戲的幾率就越大,傷害越深,孩子就越難得從游戲中脫離。
家長對于孩子網絡游戲行為的“圍追堵截,嚴防死守”是行不通的,不如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分析孩子的心理,站在孩子的立場來理解孩子,做孩子的朋友,從而才能更好地引導孩子合理的安排時間,幫助孩子辨別網絡游戲的優劣。
三、想讓孩子不再沉迷游戲,家長可以這樣做
1.父母監督
家長要從內心里真正的接納自己的孩子,站在孩子的立場去設身處地的為他著想,切記不能著急,讓孩子真實地感受到父母的接納和關愛,父母要學會用孩子想要的方式去幫助他,不能操之過急,要監督孩子一步一步地,慢慢地走出來。
2.制度計劃
父母一定要以朋友的身份來幫助孩子,讓他學會制定每日計劃,合理地分配自己的時間;父母不要妄想用圍堵的方式強行介入,而是要正確地引導疏通,由不許碰,改為獎勵時間玩,如果可以按計劃提前完成學習,多出的時間可以讓孩子自由分配。
3.培養興趣
沉迷游戲的孩子一定是一個愛好單一的孩子,父母可以從孩子的興趣入手,鼓勵孩子大力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比如帶著孩子一起打球,做運動,通過興趣愛好和運動來分散孩子的注意力,當他投入到別的事情當中后,他會突然發現,原來世上還有這么多美好的事情值得去做。
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中,千萬不能偷懶,一言不合就動武的行為更加要不得,要學會尊重孩子,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這樣才能走進孩子的內心,才能及時發現孩子的異常;當發現孩子沉迷于游戲時,一定不能急,所謂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要給孩子一定的空間和時間,慢慢引導孩子從迷途中知返。
今日討論話題:你們家有沉迷于游戲的孩子嗎?當你們得知這一消息時第一反應是什么?你們都是怎么幫助孩子一步一步走出來的呢?歡迎大家分享寶貴的經驗,贈人玫瑰,手留余香,謝謝大家。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18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