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眾多家長交流,涉及最多的是網癮的話題。
可以說,孩子上網成癮是父母最頭疼的一件事,也是家長關注最多的一件事。下面我和朋友們聊聊孩子上網這件事,希望能給朋友們一些啟迪。
進入互聯網時代,孩子們擁有手機、適當上網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有的家長,卻不能正確看待網絡,把網絡看作洪水猛獸,粗暴地干涉孩子上網,比如:沒收手機、斷電、斷信號等等。這樣的做法,往往會適得其反,不但于事無補,孩子會越來越沉溺網絡。請你記住:沒有了父母的反對,孩子就沒有了對抗的理由。

家庭教育有一種悖論,父母越控制什么,孩子對什么越貪婪,比如:孩子的零花錢、上網等等。你越反對什么,孩子對什么越感興趣,你越開明對待孩子上網,孩子往往會對網絡越來越淡化。比如:孩子早戀,父母不要驚慌失措。孩子早戀沒有什么了不起,況且不一定是真正的早戀,最多是對對方有點好感。孩子進入青春期,對異性感興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假如青春期的孩子,對異性一點不感興趣,那才不正常呢!對于孩子早戀,父母如果瘋狂地反對,那就大錯特錯了。是父母的反對,把孩子普通的一段好感,塑造成了驚天地泣鬼神的愛情,塑造成了世界上最悲壯的愛情故事。早戀的價值是父母不擇手段的反對塑造起來的。孩子做傻事,比如:離家出走、傷害父母都是父母瘋狂反對造就的。上網和早戀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本來孩子只是玩玩手機和網絡,是父母的反對,讓孩子進入了沉溺狀態。所以,對于孩子上網,易疏不宜堵,采取圍追堵截的態度,一定是錯誤的,只能讓孩子越來越迷戀網絡。
有一個孩子對媽媽說:“本來我玩會兒手機,就去做作業了,但你卻等不及了,你對我一番責備、抱怨、說教,把我心情破壞了。我不但今天不會學習了,明天學習也沒心情。是你的功利心,讓我產生了厭學情緒。”
有一個中學生對爸爸說:“爸爸,你千方百計阻攔我上網,光手機就沒收了5部。我晚上想著手機,上課想著手機,滿腦子想的都是手機,我現在對網絡越來越依賴,沒有手機,我真沒法學習了。你沒收了我那么多手機,也沒耽誤我上網!”
講一個故事:
有一個聰明的老太婆,對孩子在放學路上踢鐵桶,十分反感,但她采取了欲擒故縱的做法。這一天,她找到孩子們,說:“孩子們,你們踢鐵桶的聲音非常悅耳,我希望你們更加用力踢,為了鼓勵你們,我每人每天獎勵你們一美元。”得到獎勵后,孩子們越踢越起勁。一周后,老奶奶又找到孩子們,說:“孩子們,真對不起,老奶奶這一個月退休金沒有及時發,我現在只能給每個人5美分,你們還要使勁的踢啊!”孩子們雖然不太高興,但還是勉強踢鐵桶。又過了一周,老奶奶又找到孩子們,說:“孩子們,真對不起,現在經濟危機,從下個月,我只能給每個人1美分。”孩子們面面相覷,一個孩子說:“給這么少的錢,還讓人出這么大的力,我們不干了。”從此,老奶奶過上了安靜的日子,再也聽不到踢鐵桶的噪音了。
聰明的老奶奶用獎勵的方式來鼓勵孩子們踢鐵桶,后又用減少獎金的方法來弱化孩子們的興趣。這和上網一樣,父母越開明、越大度、越能正確對待網絡,孩子們越不會沉溺。
一位哲人講過:“要讓這塊地里不長雜草,最好的方法是種上莊稼。要讓一個人的靈魂沒有紛擾,最好的方法是培養他的美德。”要讓孩子逐漸脫離網絡,父母首先要接納網絡,開明的對待網絡,讓孩子適當地玩一會兒,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正確認識網絡,不和網絡較勁,是對父母的基本要求。
父母要不斷地給孩子滲透生命的意義;鼓勵孩子給社會創造價值;在孩子心中種植下理想和信念的種子;塑造好孩子正確的價值觀;幫助孩子打造好人生的底色;教會孩子寫好一個大寫的“人”字。以上是一個優秀父母終生需要修煉的基本內容、優秀父母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當好孩子人生導師的基本素養,是所有父母都應該終生踐行的。只有你擁有了的東西,你才能給到孩子。一個孩子心靈里美好的東西多了,能夠誘惑他的事物就會越來越少。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2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