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控消費,背地“惡補”
我與老公談戀愛的時候,他就把工資卡交給我管理了,因為我是學財務的,又懂一些理財,所以結婚后,家里的資金也是交由我打理,老公用錢時,我就給他轉賬。
他有個嗜好,且是唯一的嗜好,就是打游戲。
他對游戲的態度,算得上是癡迷,而我,是個從小就被教育不能觸碰游戲的“乖孩子”,所以,我倆在這件事上,是沖突的。
我總認為,玩游戲就是不務正業不求上進,當我發現老公在游戲里充值的時候,心里就十分生氣,甚至會對他大發雷霆。
剛結婚的那幾年,我們沒少因為游戲的事吵架。
那時,我們生活比較拮據,就限制了一些不必要的消費,對老公的個人消費,我也會過問。
我會限制那些在我看來不合理的消費,比如往游戲里充錢,我認為,限制了這些為他好,為這個家好。
在這種“高壓政策”下,老公開始賺起了外快。
他沒有把這件事告訴我,更不用說把錢上交了。他瞞著我,把不被允許的事、得不到的事狠狠地“惡補”了回來。
我心理成熟得較晚,很多思想被局限在一個小圈里,思維也不靈活。
一直以來,我都生活在自己設定的條條框框里,這樣的做法,無形之中也把最親近的人給拉了進來。
我被自己的道德標準綁架著,高貓頭鷹性格的我,對事事都要求完美,生活得小心翼翼,生怕在哪個地方出錯。
我對身邊的人也有相同的要求,可想而知,和我一起生活的人,應該過得十分壓抑吧。
學習了家庭教育后,我的思想慢慢成熟了起來,不再較真,不再為難自己,生活也越來越放松,漸漸卸下了身上的包袱,對他人也越來越寬容。
學習后,我猛然明白過來,我管賬,其實無形之中,控制了老公的消費自由。
換位思考,學會變通
去年,老公換了一份工作。
公司的工作氛圍十分惡劣,高強度、高壓力,讓他喘不過氣來。
那時,我們的小家庭也出現了各種問題:孩子叛逆、婆媳雙面夾擊,導致老公的身體日漸消瘦,從150斤暴跌至120斤。
他為了緩解壓力,“惡補”游戲,那時候,我也是能理解他的。
但是,某天,我無意中發現了他藏了不少私房錢,而且還把消費記錄偷偷地刪掉了。
我無法接受,覺得被欺騙了一般,特別憤怒與不解。
隨之而來的,還有這一年多的,或是說結婚后的這幾年,所受的委屈。
我心里十分難受:玩游戲就玩游戲,為什么不能大大方方地玩?賺了外快想留下,為什么不直截了當地說出來?
我是有多不講道理,連消費記錄都要偷偷刪除,難道就這么怕被我發現?
學習家庭教育后的這一年多里,我已經改變了很多,這些他都看不到嗎?
或者,游戲充值只是說辭而已?他真的把錢都花在了游戲上嗎?有沒有干別的?
這件事被我發現后,老公一直都在努力解釋,還保證以后再也不會這樣做了。
我沒有像之前那樣大吵大鬧,也沒有說難聽的話,我是沉默著、心里憋著,失望至極,腦子浮現著兩個字:“離婚”。
我向小伙伴訴說了這件事,她卻平和地問我:“你的情緒來源于哪里?委屈和憤怒,或者懷疑,都是來自于內心深處哪部分的缺失?”
她這么一問,我反而冷靜了下來。
是啊,為什么這些在別人看來是很正常的事,在我這兒,竟會有這么強烈的反應?
委屈,來自于我的改變和付出沒有被他看到;憤怒,來自于他對我的不信任和不尊重;懷疑,說到底就是沒有安全感吧!
他沒有提前將賺外快的事情告知我,瞞著我,讓我有些無所適從,仿佛事情脫離了我的掌控。
但是,老公他是一個成年人啊!他跟我一樣,在這個家庭里,是平等的,他完全可以擁有屬于他自己的自由啊!
換位感受,如果是我站在他的位置,消費被限制、被過問,也許早已崩潰。
這些問題,我以前從未思考過,如果不是因為這次“私房錢”被發現的事件,也許后面還會有更大的感情隱患!
想到此,我內心前所未有的平和。
我找到老公,心平氣和地和他溝通一番后,我才發現,被我限制消費后的他,內心有多無助,還有對我時不時爆炸的情緒的恐懼。
雖然我已經改變了不少,但是他內心的那份恐懼并沒有因此消散,他心里覺得我還是會像以前一樣,絕對不允許他玩游戲、為游戲充值。
看著老公苦惱的樣子,我又自責又難過。
我能感受到,出了這件事后,他想盡辦法在彌補對我的愧疚。
他帶著我去看《長津湖》,電影演到雷公被炸死的那一刻時,他緊緊攥住我的手,我倆都哭成了淚人。
他小心翼翼地說:“生命真的很脆弱,往后我一定好好珍惜你,我很害怕失去你!”
確實,拋開玩游戲這一點,我老公是個好男人。
他不抽煙不喝酒,不嫖不賭,玩游戲是他唯一的興趣愛好。
如果我連這點興趣愛好都給他剝奪了,那他在高壓環境下,該如何釋放壓力和緊張呢?他的生活,又還有什么色彩呢?
游戲對于他而言,應該就像我平時癡迷練瑜伽一樣吧。
在合理的消費范圍內,充值游戲有何不可?為什么不能輕松一點、灑脫一點地生活呢?
人活在世上,其實挺不容易的,誰也沒必要去控制誰、為難誰。
接下來,我將放下那些一成不變的條條框框,將家庭消費、資金打理做出新的調整,讓老公以后有充分的人身自由和消費自由。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28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