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女孩與學科老師有矛盾,不愿意去學校。在家休學期間沉迷網絡,每天玩手機起碼8個小時。秦怡媽媽奪過孩子手機,一把摔在了地上。孩子拿起菜刀就想往手臂上砍。
14歲女孩秦怡(化名)性格敏感內向,在關系中缺乏安全感,對于父母有著過強的依賴心理,希望自己隨時得到別人的關注。
但在學校里秦怡跟同班女生關系都一般,再加上科學這門課程難度的增加,更是讓她產生了嚴重的厭學情緒。
厭學情緒引發了一連串的連鎖反應:與父母爆發激烈的沖突,與老師的關系不良,以及無法擺正自身學習的心態。
科學老師在上面上課的時候,秦怡就在下面玩手機。教導主任已經抓住她好幾次了,也帶去辦公室教育,可秦怡仍然是不知悔改。沒有辦法,班主任只能聯系家長,先把孩子領回去,調整好狀態之后才來學校上課。
可回到家的秦怡并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反而是拿起手機就開始刷游戲直播,還與許多網友熱情互動。
秦怡媽媽感到非常的生氣,就將孩子的手機一把打在了地上,看到媽媽這么做,孩子也不說話,只是跑到廚房,拿起菜刀就想往自己的手臂上砍,害怕孩子動真格,媽媽只能先將手機歸還給孩子,并且準備帶孩子去做一下心理輔導,看看能不能緩解孩子情緒過激這個問題。
經過兩個小時的溝通交流,醫生告訴秦怡媽媽作為家長需要肯定接納孩子的消極情緒,不然的話孩子的逆反心理會越來越嚴重。
到家之后,秦怡媽媽努力改變以往的教育方式,盡量以鼓勵為主,說教為輔。可是孩子卻沒有任何的改變,反而是變本加厲。
現在每天至少有8個小時都在玩手機,休學在家并沒有起到反思的作用,反而是把孩子推向了網絡的深淵。
秦怡媽媽在網上看到賴頌強老師講如何30天幫孩子戒除網癮的文章視頻,來咨詢為何孩子怎么就會變成這樣?能夠理解處于叛逆期的心理,但這樣也太過分了。
孩子不上學,家長更需要控制自己焦慮的情緒,冷靜分析是什么原因導致孩子不能上學的,分析原因后再找解決方法,而不是僅僅依靠外力。
類似秦怡媽媽孩子的情況,按從孩子,家長,學校等綜合改善方案來做,基本上五周能讓孩子戒除對網絡的過度依賴,為重返校園做準備。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28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