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進入青春期后,原本品學兼優的孩子,不知為何突然厭學起來,甚至干脆躲在家里不去上學。
越是小時候品學兼優的孩子,在這個階段就越容易出問題。他們這個時候開始思考人生,進行靈魂的發問,如果小時候是在外力驅動下(比如:評判指責打罵)成長起來的,這個時候出問題的可能性最大,因為一方面他找不到自己,另一方面,自己的期望又很高,但現實很殘酷。
小時候可以比較輕松通過成績來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隨著進入初中,學習難度和壓力加大,人際關系的復雜……。孩子這時開始迷失了自己,那么辛苦讀書,到底為了什么而讀書?孩子缺乏目標和學習動力,學習方面就很容易出現厭學、逃學,甚至輟學的情況發生。
那這時,我們作為父母該如何引導孩子找到目標和學習動力呢?
遇到的問題:
孩子開學后不久情緒低落,突然有一天和你說,媽媽我不想上學了,我覺得上學太痛苦了,每天面對如山的作業,每天睡覺也睡不好,精神狀態極差……
錯誤解決辦法:
1、討好:女兒你去上學吧,只要你堅持去上學,我給你買一個ipad、或者放假帶你去迪斯尼玩……這個策略,也許能讓孩子堅持幾天或一段時間,但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孩子自己學習動力的問題。
2、威脅:你不去上學,你就給我滾出去,家里不養閑人。這個策略,會激發青春期孩子的極大的逆反,他不想去上學了,說明他能量已經處于低位,威脅往往會讓孩子更感受不到愛,做出一些傻事,與父母沖突、離家出走、跳樓等。
3、講大道理:你要好好讀書,將來考個大學,不然你不讀書了,只能去當服務員,做一些辛苦的工作……,大道理的策略,對于青春期的孩子一點用都沒有,而且父母越是苦頭婆心的說,孩子越是反感,本來孩子就已經找不到自己了,處于迷茫狀態中,心理能量已經處于比較低的狀態,父母還在耳邊不斷說各種大道理,而且這些大道理會加劇孩子對未來的恐懼,更害怕面對未來。
4、放任不管:讀書是你的事情,你愛咋滴就咋滴。這個方法,相對前面幾個策略來說,相對來說比較好。放任不管策略,至少沒有對孩子造成二次心理的傷害,也許有些孩子在家休息一段時間后,自己想通了,覺得讀書還是很重要,重新走上了學習之路。當然,很大一部分孩子,就真的在家躺平了。
(當然也有一部分孩子真的很自己的想法,不想走應試的道路,他又自己的規劃,我覺得非常好,這里類孩子暫不討論)
面對這樣棘手的情況,該怎么辦呢?
這個時候,我們要心平氣和的和孩子去溝通,這時溝通技巧非常重要,不能直接來,得換一種方式,采用反著來的方法。
為什么說不能直接來了,下面我們來看一段對話。
女兒:媽媽,我不想上學了
媽媽:為什么不想上學了?
女兒:學習壓力實在太大,我真的受不了,我很難受,很痛苦。
媽媽:哪有學習不辛苦的,我們小時候學習更辛苦,你們現在不湊吃不愁穿,只管學習就可以。
女兒:我真的不想學習了,一提到學習,我就頭痛得厲害,一想到要面對學習一堆的事情我就難受。
媽媽:學習有什么事情讓你那么難受了,你和我說說.
女兒:我不想說
媽媽:你不說,問題怎么會得到解決
女兒:能讓我靜靜嗎!……
(兩人不歡而散)
媽媽態度多好,多為女兒著想,可是女兒為什么不領情了。由于媽媽和女兒還是處于對立面(女兒:不想上學;媽媽:希望上學),兩人處于無休止的對立狀態的說服中,而且媽媽越是勸說孩子要上學,比如問:孩子為什么不想上學,越是在強化孩子不想上學的理由,孩子會更堅定自己不想上學。
點燃孩子上學的一絲絲小火苗
事實上,孩子外在表現上不想上學,但內心深處肯定還是有那么一絲絲想上學的火苗,只是這個火苗太小了,面對各種壓力,這個火苗很快就熄滅了。
那么如何把孩子內心還存有上學的一絲絲小小火苗,點燃它呢?
與孩子的溝通,這時得反著來,下面我以我的實際案例分享給大家,也許會對大家有一點點啟發。
女兒:媽媽,我不想上學了
媽媽(先看見孩子,共情):媽媽感受到你這一段時間狀態不是太好,情緒好像也有點低落。學習真的很辛苦,每天很早就要起床,一直學習到深夜才入睡,幾乎沒有自己的空余時間,媽媽很心疼你。
(對孩子表達看見、表達愛的,目的是緩解讓孩子的情緒,當孩子情緒穩定后,他才能理智和你對話,父母也才能更好引導孩子)
媽媽:你不想上學了,這個事情考慮多長時間了?
女兒:考慮好幾個星期了
媽媽:好幾個星期了呀,那你不想上學的想法有多堅定呢,比如從1-10分。
女兒:7-8分吧。
媽媽:7-8分?我還以為你考慮這么長時間至少也有9-10分呢。那還有幾分,是在什么猶豫呢?
(當孩子說出7-8分,千萬不能著急,急忙把孩子往上學方向說服,如果這樣說“竟然才7-8分,說明你不堅定,非常猶豫,那別想那么多了,堅持上學……”,這么說,前面的鋪墊都廢了。所以當孩子說了她7-8分時,繼續鼓勵孩子,把她的猶豫點讓她自己說出來,讓她自己去強化她上學的理由)
女兒:其實我內心深處還是有上學的念頭,猶豫的地方是不上學了,我長大以后能做點什么呢?
媽媽:你覺得不上學對你未來有影響嗎?
(通過提問引發孩子的思考)
女兒:應該影響挺大的,長大以后沒有學歷,估計只能去當服務員、送快遞、或者學一門手藝。
媽媽:這是你未來想要的生活嗎?
女兒:我不想要這樣的生活,這些工作很辛苦,每天忙碌,可是收入才一點點,自己想買點好吃的舍不得,買點好衣服也不行,生活品質肯定也很差
(這個話,一定要從女兒嘴里說出,而不是父母嘴里說出,因為任何人都不想別人改變。而通過引導,引導孩子自己去思考從她自己的嘴里說出來的,她會從內心深處去說服自己)
媽媽:那怎么辦呢?你現在處于學習的年齡,你又不想學習了。
女兒:關于休學的事情,我再考慮考慮吧
……
成功:第二天,發現女兒調整狀態,信心滿滿地去上學了。
整個溝通過程,我沒有和孩子站在對立面,使勁地去勸說她,我一句勸說的話都沒有,我很坦然接受她休學,當父母很坦然時,才能真正做到不帶著情緒與孩子溝通。
同時當我發現孩子還是有想上學的小小火苗,于是我不斷地引導她自己思考,引導她自己去往上學的利弊去考慮,讓小小火苗燃燒起來。
如何維持小火苗,并燃燒得更強烈些?
孩子想上學的小火苗,也有可能堅持了一兩天,就又縮回來了,因為外界的壓力太大,把她想上學的小火苗,瞬間澆滅。
父母這時又會苦惱,上次剛說要去上學,這么就又不行了。這孩子怎么會這樣呢。其實這是正常的,說明她現在的能量不足以應對校園的壓力。這時需要賦予孩子能量,讓孩子上學的小火苗燃燒得更強一點。
首先,在爭取孩子信任后,以及建立良好親子關系后,父母需要走入孩子的內心,把孩子面臨的困難,讓孩子主動說出來,看看能否幫助孩子慢慢化解。
其次,日常生活中,對孩子多一點愛,感動孩子。
比如說,每天下午,我會悄悄地給孩子做一些水果拼盤,然后寫上一段話“女兒,學習辛苦了,休息時吃點水果哦”。
這類儀式感對于青春期的孩子非常重要,她會感受到父母是發自內心愛她的,并且看到了她學習的不容易和辛苦,這是在給孩子提升能量感,當孩子能量感強了,她會自己想辦法去克服學習中遇到的一個又一個的困難。當她能克服一個又一個的困難時,她的信心和自信慢慢又會起來,能量感進一步提升。小火苗就可以燃燒得更強烈。
青春期是一個人從少年邁向成人的重要轉折點,人生的這個階段很不容易,如嫩芽抽苗般痛苦,如蠶脫繭般煎熬。在這個網絡信息發達的社會,這個階段的孩子要經受的東西太多了,老師的、同學的、學習上的、社會上的、網絡上的,有正面的、有負面的,突入起來,如潮水般涌來,沖擊著洗刷著青春期孩子對這個世界的認知……
愿我們都能做一個懂孩子的智慧父母,教育是一門學問,更是一門藝術。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3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