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叛逆怎么引導(對于青春期叛逆的孩子該如何正確的與其溝通?)
俗話說:“半大小子,氣死老子?!辈簧偌议L都有這樣的困惑,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孩子越來越不聽話了,你說往西,他偏要往東,你說往東,他就偏朝西,甚至不愿意跟父母說話, 父母一張嘴他就嫌煩!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所有的父母們,都非常擔心自己的孩子叛逆厭學,不知道如何去引導,可以找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老師要指導方案,從孩子的心理建設,到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的引導,都會有具體的指導步驟。
遇到這種情況,家長一定學會靈活變通。運用一些心理學上的小技巧,我們就能很好地去扭轉尷尬的關系。
親子關系應該是一段柔軟的關系
一段好的親子關系,一定是一段柔軟的關系。
我們許多家庭里的親子關系往往就是很緊繃的模式,許多家長甚至看到孩子就會氣不打一出來,面對孩子的時候就是激發出自己內心的負面情緒。這樣子的相處模式,肯定會導致親子之間的矛盾激化。
就好像我們想要燒一壺開水,肯定得一直供著100度的火,才能實現。我們對待孩子也是一樣,如果我們對孩子意見很大,我們很容易就是對孩子的關系維護缺少心力,弄到最后根本不可能產生任何幫助的作用。
柔軟的感覺可能就是你一看到自家兒子就會忍不住說“我家兒子怎么這么好”,看到女兒也會很自然地說出“有這么一個閨女真的是賺到了”。
只有我們用柔軟的心態去面對孩子,我們和孩子之間的關系才能緩和下來。找到了柔軟的狀態,我們才能真正開始修復親子關系。
心理學上拉近距離的小技巧
緊繃的親子關系一定不是一天的不愉快造成的,我們在日常里也要格外注意,如何和孩子去培養更近的心理距離。
特定時光法
第一步,暫時忘記孩子讓你不滿的地方!
想一想小的時候他是怎樣的依賴你,信任你,崇拜你,想一想你第一眼看到他,你看著他會翻身、會坐、會走、會跑,你是多么的欣喜!想一想當他第一天去幼兒園你是多么的不放心、舍不得!孩子受傷、生病你多么的擔心!去找這種回愛孩子的感覺!
第二步,努力的去看到并及時肯定孩子做的好的地方。
第三步,每周找到一到兩個固定的時間堅持跟孩子待在一起。
干什么呢?吃飯、看書、聊聊生活的瑣事都是可以的。哪怕什么都不說,一定不要去給孩子講大道理甚至又開始指責孩子。保持前兩條原則,試著跟孩子一起享受一段輕松的時光。慢慢的孩子習慣了跟你一起度過這段時間,他發現你不是來挑他毛病的,慢慢他就會放松下來,他會開始跟你傾訴一些自己的想法。
當孩子愿意向你表達時,還有兩個原則一定要注意:
1. 不管是什么問題,先去認真的聽完孩子的想法。
2. 一千個觀眾眼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所以不要急著去批評、指正孩子的想法,試著理解、接納孩子的想法。
叛逆期的孩子很容易覺得全世界都跟自己做對,通過這樣的特定時光,孩子會感受到自己是被理解被關愛的,這樣才能慢慢的打開孩子的心門。
有一種愛叫我都是為你好
我們家長總是在期望孩子明白我們的苦心,希望孩子能夠更認真一些,更乖一些,成績更好一些,害怕孩子誤入歧途,就會不自覺的把孩子盯得很緊,但青春期的孩子,向往自由,向往獨立,對家長的管束會有一種天生的排斥,這樣的結果就是,水火不相容,成天鬧得雞飛狗跳。
了解了這一點,我們要做的就是減少對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和控制,不要把自己的希望、要求以愛之名強加給孩子!
學會正確的情感表達
有很多家長經常標榜自己:“我是刀子嘴豆腐心!打是親罵是愛!我都是為了你好!”
家長們一定要注意,愛孩子要讓孩子感受到才行啊,你的刀子嘴豆腐心,你的抱怨指責聽到孩子的耳朵里全都是:“我做的不好,我做的不對!”
平??梢?strong>多和孩子表達一些愛的語言:媽媽很愛你!你真是媽媽的驕傲!。也可以跟孩子一起偶爾翻翻老相片,說說你剛剛得知孩子要降生到這個家庭,你感受到了什么好感覺。多陪著孩子聊聊他們剛出生時候的狀態,都能快速拉近親子之間的距離。
肢體接觸
除了語言上的分享,親子之間也要多一些肢體上的接觸。平常不夠黏糊,那我們就多和孩子抱抱,把這種親密接觸當作一種彼此充電的方式。
只要每天肯去堅持兩三分鐘的肢體接觸,一刻鐘到半小時的親近聊天,我們就很容易發現,我們孩子的心自然而然也會柔軟下來,我們之間會更容易開展對話,進而我們的親子關系也能實現進一步的修復了。
所有的孩子大了,我們嘗試去實現關系的緩和確實會花費更多的精力,但是這不代表我們就原地放棄,任其發展了。青春期的孩子,最缺的就是安全感、歸屬感、尊重感和被愛的感受。
當我們嘗試用柔軟的心,去接納孩子那些青春期越來越生疏的表現,他們的內心也能慢慢感受到家庭獨有的溫暖,放下疏遠的冷漠,再次走近家長們。我們的親子關系就能慢慢修復如初了!
家長們要記住,親子關系一定是大于親子教育的,要解決孩子的所有叛逆行為,要給孩子講道理、立規矩,那么一段親密的親子關系是前提。
原創文章,作者:晴天,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48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