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沉迷網絡游戲有哪些危害?
青少年沉迷網絡游戲有哪些危害?
《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7.72億,其中學生群體規模最大,占比為25.4%。12~16歲的青少年是網癮高發人群。雖然目前尚缺乏大樣本流行病學調查數據,但既往研究顯示,游戲成癮的流行率約為0.7%—27.5%。
孩子沉迷網絡6大征兆
產生耐受性
隨著時間的推移,上網會產生耐受性。最初,孩子可能玩10分鐘就滿足了,之后卻需要越來越長的時間時,說明他可能已經對上網成癮。
對其他事情產生耐受性
如果一個孩子過去很喜歡踢足球、與小伙伴們一起玩或者喜歡爬樹,現在卻對諸如此類的事情產生了興趣,而且不可避免,當他對這些事情產生耐受性時,就可能不容易過度沉迷。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網絡成癮是一些孩子在某些方面的綜合征,比如焦慮、抑郁、飲食失調、攻擊性行為等。
網絡成癮的孩子會將自己與外部世界隔離開來,不愿意與外界進行溝通交流,從而出現網癮、抑郁等心理問題。
而對于父母來說,他們更希望能夠獲得孩子的回應,想要和孩子建立起良好的親子關系,幫助孩子找到一個良好的興趣愛好,讓孩子遠離網絡。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的家長應該如何幫助孩子呢?
當孩子出現網癮的時候,家長首先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有問題,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的家長都會使用這種方式。
主要原因有三個,第一,家長覺得孩子只是偶爾上網,沒多大問題,第二,一旦孩子上網成癮,只要孩子有一部手機,就可以不管不顧自的繼續沉迷于網絡,而且玩得更厲害,更不可自拔。
以上,我們主要討論的還是孩子成績的問題,總是孩子成績好就可以不用管,孩子成績差就沒人管,問題一大堆,不打游戲,不刷手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為什么還這么多的孩子迷戀網絡?
首先我們要了解孩子為什么會癡迷網絡,導致沉迷的原因。我們要先從兩方面來分析一下:
1、孩子為什么會沉迷網絡?
孩子之所以沉迷網絡是由于網絡世界里他所關注的事太多,這一點也受人歡迎。如果孩子天天接觸網絡,那么他就很容易沉迷于網絡世界中去。而且有時候他花在游戲上的時間太多,對他的學習生活就不太在意。孩子自己很有興趣愛好,對一件事情感興趣,那么對于網絡和游戲,對于他而言,就是一種向往,而如果游戲只是讓他們覺得愉快的一件事情,對他們而言,卻是一個巨大的“敵人”,他們就會厭棄自己,輕易地放棄自己,封閉自己,不去和別人交往。
孩子沉迷網絡,是因為在現實生活中找不到能夠理解自己的朋友,沒有可以依靠的人,只能靠網絡中去尋找朋友。
孩子把孩子從網絡中拉到現實生活中來,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對于家長來說,需要極大的耐心和時間,家長一定要注意不要操之過急,做好引導,以免孩子染上網癮。
四、孩子們沉迷網絡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1.家長們對孩子的關心太少,孩子的所有需求都要在父母這里得到。
2.家長們對孩子的關注不夠,孩子們的很多需求沒有被滿足,內心就會產生怨氣,因此孩子們只能在網絡中尋求安慰。
3.家長們不知道如何與孩子溝通,孩子們不會理解家長的一片苦心,孩子們也不愿意與家長們分享自己的心里話。
4.家長們會覺得孩子們總是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和價值感,所以孩子們只能通過沉迷網絡來獲得自己存在感。
如果孩子們沉迷網絡游戲,家長們應該怎么辦呢?
我們可以在孩子面前,表現出對孩子的關心,我們要控制自己的脾氣,同時也要肯定孩子們的努力,讓他們看到自己的改變,讓他們在這個過程中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支持和信任。當我們能夠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孩子也會更愿意跟父母交流。
二、用正確的方式引導孩子,而不是用打罵的方式教育孩子
棍棒教育不可取,它雖然能夠讓孩子暫時收斂下脾氣,但是卻會對孩子的心理產生極大的影響。那我們應該用正確的方式去教育引導孩子,而不是打罵,這也是為什么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初中生跳樓自殺,我就想起了我侄女在小學時候學習成績很好,最后上了一個很不錯的大學。但是到了大學以后,她的性格卻完全變了。不僅不和別人交流,不和別人交流,整天把自己關在房間里,不出門,不運動,唯一的愛好就是手機。但是我侄女并沒有停止學習,成績還是那么好,在大學里很有一定的社交能力。
我的侄女從小到大都沒有叛逆過,從小她就一直很安靜地待在家里,從來不需要操心學習成績的事。在她的大學畢業以后,父母給她報了一個真正的興趣班。因為在這個興趣班的學習上她一直很有自己的主見,不再需要父母的監督。這個時候她就會主動去學,而且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在學校期間也表現得不錯,得到老師和同學的夸獎。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網癮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第三類、幫孩子建立手機網絡使用規則:讓孩子在正常上學,正常完作業,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機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機網絡,這也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這是屬于民主智慧型。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0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