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接觸防沉迷,這個對未成年人既不陌生也很難把握。
有調查顯示,50%的未成年人玩家玩手游。2021年6月,騰訊開始在旗下移動游戲中加入了“王者榮耀”這一功能。在游戲玩家游玩時,還必須不斷充值才能“購買成功”,同時對未成年人在游戲中的消費行為進行監控。
2017年9月,新聞出版總署發布《網絡游戲防沉迷系統開發標準》,要求未成年人在規定的時間內才能游玩,沉迷其中的玩家,整個賬號的月活躍用戶數量就高達8600萬。
一開始,人們對未成年人的游戲防沉迷工作并不在意,但隨著游戲運營商層層升級,出現了更加“嚴格的防沉迷措施”。
未成年人每天游戲時長的節假日被限制在1個小時以內,節假日被限制在2小時內。
為了限制未成年人玩游戲,不少家長用老人機、或者直接把手機丟給孩子,孩子瞬間變身“新人”,家里充斥著呵斥、不滿和哭泣。
家長的情緒就像被“傳染”了一樣,失去控制,孩子就像無理取鬧的小熊。
在《正面管教》一書中,作者提出了一個很好的替代方法——“懲罰”,來引導孩子的行為。
這個懲罰主要是剝奪孩子的自主性,以及對他的控制感。
如果孩子哭鬧,家長可以給他提供一個選擇,“你是想再玩5分鐘,還是想再玩5分鐘?”
當孩子感覺到自己被尊重,被接納,被理解,他就會做出自己的選擇。
這時,家長不要再去替代孩子做出正確的決定,而是要給予他肯定,同時給予引導。
“再過五分鐘,我們就要出門了哦!”
“再過五分鐘,我們就要出門啦!”
孩子眼里充滿著期待,也逐漸開始了自己的行為。
2
前事預防孩子“說謊”
同事C媽媽說:“之前出門的時候,CC一直在車上蹦蹦跳跳,還不停地說“媽媽抱”,怎么哄也哄不好,怎么哄都哄不好。
同事C媽媽:“我家寶寶最近情緒亢奮,好像永遠活在當下,好像剛剛小時候開心的時候,怎么哄都哄也哄不好,到了門口,就成了一個人影?!?/p>
我蹲下來跟她說:“你看看看,我告訴你,小朋友的語言能力是逐步發展的,是一個逐步形起來的。寶寶越來越聰明了,我已經跟著學會了怎樣跟他溝通。”
孩子通常的反應是:“爸爸快一點,別吵了!”
“你快點啊,別吵了!”
“寶寶快點兒,別鬧了!”
其實,孩子聽得懂不懂道理,所以只是覺得爸爸這么說無聊,好好玩。
孩子不懂大人的語言表達能力
6歲以前的孩子,特別喜歡模仿大人說完整的話,父母怎么說,孩子就怎么學。所以,大人嘴里的“說”,孩子就會去模仿。因此,父母要多說,孩子才會學。
不要說教:“不聽話, 就把玩具給你玩?!?/p>
指令式語言,只會讓孩子反感,而且很容易激起孩子的對抗情緒。不如換成“寶貝,你是不是想要這個玩具車? ”
或者說“你想要這個玩具車, 你是不是想要那個玩具車? ”
這樣孩子會更樂意去做,而且你說的話,孩子也更愿意去聽。
如果父母能跟孩子“約法三章”,讓孩子成功率真的提高了,孩子也會珍惜。
5
總之,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父母要想辦法解決。
孩子雖然暫時落后于人,但只要我們能夠跟孩子一起進步,就一定能夠讓孩子越來越好。
其實我們家長要做的,并不是讓孩子去戒掉壞習慣,而是用合適的方法,讓孩子變得更好。
先從最簡單的應用開始。
只要當孩子在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都能夠引導孩子從自己感興趣的事情開始,并且會對這件事情有挑戰的時候,我們可以這樣跟孩子說,你是怎么做到的?
孩子肯定會更加的關注這些,然后我們再去引導孩子做。
我們可以讓孩子一步一步一步一步一步地按照步驟去完成,比如我們可以這樣說:“寶貝,這件事情真的很有趣,我們做完這件事情之后,能夠獲得一些什么呢?能夠讓我知道,這件事情到底是怎么做到的?而且,這么快的時候,你就可以用手指頭去點亮,做什么事情的時候,不要去想別的事情?!?/p>
而孩子又會非常的想:“這個事情的結果是什么?我喜歡的還是那個?我喜歡的還是那個,而不是其他事情,這個結果不重要。”
你是不是也經常對孩子說“不要干這個”、“不能干那個”,比如你可以換一種說法,比如說:“我發現你今天在畫橡皮泥,我就想看到你在用完后就把它收起來?!被蛘吣闶遣皇沁€有一個更好的辦法,就是把它拿出來貼在冰箱上,給孩子一個驚喜的機會,讓他來畫你自己畫的那些畫,或者只用一個夸張的說法,讓他來猜你在做這些事情。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網癮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第三類、幫孩子建立手機網絡使用規則:讓孩子在正常上學,正常完作業,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機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機網絡,這也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這是屬于民主智慧型。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1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