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為了逃課不上學,爸爸媽媽只能強行把他拖進去,3月24日,熊孩子不去上學,爸爸媽媽被鬧得很是著急,爸媽被憋得夠嗆。媽媽知道孩子這么想,便把孩子放到淘氣堡,,讓他一邊玩,一邊寫作業(yè)。結果,孩子在里面玩了2個小時。
“唉!”爸爸媽媽聽了很是氣憤,于是便責罵道:“你為什么不能先把作業(yè)做完再玩?你這孩子怎么這么不聽話呢?”孩子哭著反駁爸爸媽媽,還小,很多時候是沒有辦法的,父母又要吼孩子,但是大吼大叫孩子這個動作,本身就是非常嚇人的,所以父母并沒有真正地意識到問題所在。
在孩子看來,當他們做錯題的時候,爸爸媽媽媽只會吼叫著告訴他們,不可以做錯題,因為根本就沒有記住,所以要是這樣的話,就是爸爸媽媽不相信他們能做好的。
這其實就是孩子們的思維能力差,有時候犯錯誤也不懂得如何正確的去改正,這樣一來就更加的沒有能力去改正,自然而然地惡性循環(huán)。父母們吼孩子,沒有考慮過孩子的想法,在這樣的情況下,會對孩子造成什么樣的影響呢?
01 孩子會產生“我不行”的想法
哈佛大學的麗莎曾經做過一項實驗,在對1000名孩子做智商測試之后,告訴孩子們,其實他們未來都會變得非常優(yōu)秀。
研究人員們會帶領孩子們去上各種類型的智力測試,結果表明,智商測試的高低,對孩子未來發(fā)展是非常重要的。
智商測試的初衷就是為了讓孩子掌握更多的知識,但是很多父母在聽到孩子的智商測試成績以后,卻沒有表現出對孩子的認可。其實父母的這種行為,很容易讓孩子產生“我不行”的想法,也就是“我不行”的想法。
03 孩子“不行”的另一個原因是自信心受到打擊
我們從小到大,最不希望得到的就是別人的肯定。
“某某家的孩子數學考得這么好,你怎么不行啊?”
“某某家的孩子鋼琴都已經達到了八級了,你怎么還沒到呢?”
……
就像是以上說得那樣,父母的焦慮是孩子最大的壓力。
但是在焦慮的背后,我們往往忽略了一點,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除了要培養(yǎng)孩子的能力外,還需要不斷地進行自我的突破,而這其中就需要家長的支持。
所以在這里,我為各位家長推薦一套家庭教育方面的書籍《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pgc-card .pgc-card-href { text-decoration: none; outline: none; display: block; width: 100%; height: 100%; } #pgc-card .pgc-card-href:hover { text-decoration: none; } /*pc 樣式*/ .pgc-card { box-sizing: border-box; height: 164px; border: 1px solid #e8e8e8e8; position: relative; padding: 20px 94px 12px 180px; overflow: hidden; } .pgc-card::after { content: ” “; display: block; border-left: 1px solid #e8e8e8e8; height: 120px; position: absolute; right: 76px; top: 20px; } .pgc-cover { position: absolute; width: 162px; height: 162px; top: 0; left: 0; background-size: cover; } .pgc-content { overflow: hidden; position: relative; top: 50%; -webkit-transform: translateY(-50%); transform: translateY(-50%); } .pgc-content-content-title { font-size: 18px; color: #222; line-height: 1; font-weight: bold; overflow: h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讓孩子4-8周重返學校愛上學習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1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