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不上學前班好嗎?
小軒今年上學前班了,剛滿9歲。
昨天,幼兒園老師發了一則消息:“我們讓小軒在家做好學前啟蒙,媽媽們就在家好好教他!”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讓孩子4-8周重返學校愛上學習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看到這個消息后,小軒媽媽滿心滿眼都是委屈。
但無論小軒爸爸是什么反應,他最后什么樣,都沒說。
孩子一個人在那里很無聊,無所事事,所以就把手機掏出來,想讓小軒能夠安靜下來。
沒想到,小軒在一旁的媽媽,不但沒有起到作用,反倒一邊罵小軒不聽話,一邊推著孩子回家了。
小軒被媽媽帶著走了,媽媽帶著小軒離開了家里,小軒覺得媽媽帶給自己的不公平,開始哭鬧。
這時候,小軒的媽媽會對小軒情緒產生極大的干擾,她會訓斥小軒一邊大聲說話,一邊把小軒按在沙發上,往沙發上一扔。
小軒一邊哭一邊往沙發上一坐,說:“媽媽,我不想讀書了,我想去打工。”
這時候,媽媽的表現就會有點不高興,對著小軒自己也沒轍,就讓小軒自己在家呆著,媽媽沒辦法,只好去給小軒辦了退學。
在家呆了一個月,小軒自己想上學了,但是,他說什么也不去上學,這個時候,媽媽已經受不了了,開始打小軒的抵觸,媽媽對著小軒大喊大叫,說如果不上學,家里就沒有爸爸了。
小軒自己也覺得不想上學,但是看著媽媽做工精致的小菜,小軒自己也很痛苦,不想上學。
回到家之后,媽媽沒有問小軒自己想吃什么,就直接給小軒宇做了他愛吃的雞腿、漢堡、海苔、黑米煮蛋和烤雞。
吃完晚飯,小軒不想做作業,媽媽就說,以后一天不能光想著吃晚飯,趕快去做作業吧,可以嗎?
小軒軒很不高興,就去把自己喜歡吃的蛋糕拿給媽媽吃,媽媽看到后問他,要不要吃晚飯,小軒軒卻說我想吃海苔。
媽媽覺得很餓,于是把海苔和菜拿給了小軒軒,并且告訴小軒軒軒,你現在不吃,以后就得等到下頓再吃。
但軒軒軒卻非常不樂意,說自己的草莓就剩下了,媽媽說等幾天再吃,又說要把草莓做好,可軒軒軒說:不吃,我就不吃。
媽媽繼續說:現在就這個青菜,等下次再吃吧。
過了一會兒,媽媽又說:你還有5分鐘就要吃晚飯了,你要先去洗手間還是先寫作業呢?
小軒軒軒又開始情緒惱怒了,對媽媽說:我就不想寫作業,你再逼我,我就不寫了,反正就是不想寫了。
爸爸聽了小軒軒軒軒軒的話后,也不著急,而是耐心地對他說:你這是想先寫作業還是先玩?先寫作業再看電視?
小軒軒軒軒的回答很干脆利落,還說:媽媽你不逼我寫作業,我就不寫了!
看了爸爸的這個說法,小軒軒軒軒也覺得自己似乎有點不對,但是畢竟是孩子啊,如果讓他自己想明白了,他就知道該怎么做了。
這就是個方法,幫助孩子改變自己的行為。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么聽孩子才肯說》
可以讓家長在教育中找到與孩子的共同語言,讓我們的教育更上一層樓。
我認為,想要喚醒孩子的學習內驅力,就要激發孩子的內驅力。
什么是內驅力?
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實驗:
哈佛大學的一位教授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將一個出生不久的小男孩叫做文文。
文文一直都是父母和周圍人眼中的乖孩子,無論是生活還是學習上都很少要他們操心。
文文在進入小學后,就表現出了一種強烈的求知欲,每天都會主動要求父母給自己買一些什么玩具,并且玩完后還會把玩具放回去。
很快,文文開始了自己的獨立學習之路,不但學習成績直線上升,還學會了編程。
原來,父母經常把孩子關在家里寫作業,導致文文對學習越來越抗拒,而且,文文總是因為上課沒辦法集中注意力,上課的時候,常常在課堂上開小差,老師講了什么內容都忘記了。
后來,文文媽媽開始觀察,在周末的時候,想辦法讓文文多一些自己的時間去學習。于是,每到周末,文文都會主動幫助媽媽整理好書包,而不是直接在上面寫作業。
后來,文文媽媽發現,文文寫作業速度越來越快,尤其是數學題,文文的計算能力明顯提高。
看到這里,你真是羨慕不已。
按理說,每次孩子寫作業時,父母都會把自己關在家里看書,而文文媽媽卻喜歡在一旁玩手機,結果孩子自然而然的也就被影響了。
一方面,面對孩子寫作業時的磨蹭,媽媽總是一邊責罵一邊看手機。
其實,在這種情況下,文文媽媽是沒有辦法去責怪孩子的,只能說自己也很懊惱,但是又無可奈何。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7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