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帶防沉迷的游戲大盤點
最新防沉迷政策發布,游戲廠商會在游戲入口專門設置未成年人的防沉迷機制。事實上,防沉迷是個微妙的技術,只是推出的手段比較簡單。最近,騰訊將其推出未成年保護舉措。
未成年人:主動選擇接入成年人賬戶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網癮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第三類、幫孩子建立手機網絡使用規則:讓孩子在正常上學,正常完作業,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機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機網絡,這也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這是屬于民主智慧型。
根據騰訊游戲健康系統的最新數據,12周歲以下(含12周歲)未成年人每天限玩1小時,并計劃上線晚上9時以后禁止登陸功能;12周歲以上未成年人每天限玩2小時。超出時間的玩家將被游戲強制下線。
但這樣的防沉迷舉措僅適用于騰訊旗下游戲,不過,記者調查發現,在電商平臺、社交平臺、游戲賬號等租售游戲賬號都有類似店家提供。
據業內人士介紹,在電商平臺上,雖然交易平臺仍然為用戶提供了小程序、小游戲、網購等功能,但主要功能并不復雜。
使用前,用戶只需對注冊表進行注冊,付款者在付款時就會被卡住,如果賬號的使用人不規范,游戲賬號就會受到限制,用戶必須使用手機才能使用。
“未成年人身份證號”變成“小號”
近年來,未成年人在游戲中被騙的案例屢見不鮮。記者調查發現,網上有不少人為了所謂“驗證”,將昵稱“過來人”注冊,實際上,只是為了“繞過監管”。
在小陳和小陳的賬號上,存有近三千人的游戲賬號,而在這些人中,游戲賬號大都是未成年人,一些用戶經過監管后也會被誘導充值。
王女士告訴記者,她的兒子在某游戲中,發現了一個號,“人臉識別”“娃娃實名認證”等各種功能形同虛設,而且一登錄起來就比較復雜。“它的認證界面都是成人實名認證的,不需要每個人都通過?!?/p>
李女士表示,此前他也嘗試過不少成年人的賬號玩游戲,但都失敗了。“游戲公司退款了,可我們無法保證能退回來。”
事件回應引人深思
為何網絡游戲防沉迷難?
1
防沉迷系統對青少年沉迷“王者榮耀”“和平精英”等游戲的實名認證通過系統限制可“破解”
4月18日,《柳葉刀》報道,暑期未成年人使用手機被防沉迷系統強制性拔高,這一系統受到法律政策影響。受訪者認為,這一系統存在一定漏洞,其根本原因是青少年群體社交媒體使用過多、內容含有暴力等內容,容易引發不良風氣。如出現在網上看視頻、打游戲等不受限制的畫面,一些內容有可能會危及青少年人身安全,一些不適合的內容可能會給青少年帶來消極影響。
據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有超過2億網民,其中未成年人首次觸網的年齡在14歲及以下,約有78%的青少年每天上網時長時間保持在2小時以上?!吨袊ヂ摼W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7.72億,其中學生群體規模最大,占比為25.4%。12~18歲青少年是網癮高發人群。雖然目前尚處于漫長的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發展階段,但網絡已經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網上成癮的現象普遍存在,青少年網癮現象也越來越嚴重。
在今年1月22日,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在“兩會”上公開征求意見?!半p檢”后,全國法院首份“家庭教育令”正式落地,依法享有“家庭教育指導令”,依法帶娃。
2月26日,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并發布《家庭教育令》,“家庭教育令”主要分為四條:
一、倡導全體家庭成員遵守法律法規,加強對未成年人的監護。
作為“不法”的一份力,家庭教育促進法明確了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是實施家庭教育的主體,承擔實施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都彝ソ逃龠M法》第一條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負責實施家庭教育。國家和社會為家庭教育提供指導、支持和服務。”
在事前的約定中,明確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得放任未成年人存在違反《家庭教育促進法》規定的言行。比如,要加強與學校、對孩子的有效溝通和監督,合理安排孩子使用網絡的時間;開展豐富多彩的畫、全家共同參與的活動,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不得隨意限制使用手機,不得隨意使用查閱資料、直接向孩子推薦有關手機類型、功能和隱私的手機。
孩子沉迷游戲怎么辦?
當心教育孩子,為孩子多提供優質資源
“雙減”后,很多家長抱怨孩子沒有時間玩游戲,大量時間用在學習上,其實根源不在于孩子。
當孩子玩游戲上癮了,家長應該怎么辦?最重要的一點是管束手段
,以約束和激勵為主,強化孩子自我管理意識,激發孩子的內驅力。
學習不能“量”而是“量”
,不能“質”而是“量”。
當孩子考了高分,家長要用鼓勵的語言,肯定孩子,告訴孩子:“這是媽媽以前不管你的,將來你一定會更好的。”
當孩子考試排名墊底,家長更要注意鼓勵孩子
在一個班級或是學校里,老師很難保證對所有學生都一視同仁。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57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