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手機缺什么東西嗎?
最近有媽媽在后臺私信問我,要不要給孩子買手機,因為很多孩子都玩游戲,他們對手機的愛好,是一回事。有的媽媽說孩子幾乎每周都會玩手機,而且每天還要和家里人聯系,就是不能提手機。
問我可不可以給孩子買手機,我給她的是20分鐘就夠了。她不愿意給,問我又沒辦法,只好給她買一部手機。但她不是每次都能按時使用,總是要我提醒。有時看到她看得入迷,我也沒怎么管她。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網癮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第三類、幫孩子建立手機網絡使用規則:讓孩子在正常上學,正常完作業,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機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機網絡,這也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這是屬于民主智慧型。
有一天,我接到老師的電話,說“我的孩子今天又和同學起了沖突,把同學胳膊打斷了,他現在很生氣,我們也不知道怎么辦。”
于是我就幫他聯系了老師,說明情況,希望老師可以給孩子轉學。
她和孩子的班主任反應情況,孩子的班主任反應很正常,沒有責怪孩子。
我就回學校找老師說明情況,希望老師可以好好對孩子,并且該給孩子一些空間。
她跟老師說:“這個問題我也考慮到了,就按您的要求來做,畢竟孩子現在還小,有些事情處理起來很難。”
她的班主任很理解,就跟我強調,如果孩子再這樣下去,就真的可能跟不上了。
我跟老師說:“如果你希望孩子繼續保持跟以前一樣,那就應該更加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
老師建議我按照他的建議去做,不然孩子的成績會越來越差,而且未來還是一個被社會淘汰的差生。
我及時安慰他:“孩子,老師說的是實話,而且是你自己聽的,跟你自己說的肯定是對的。”
兒子聽了后,沉默不語,后來又哭了,她又提醒我:“你是最好的老師,我最好的朋友,我要向你學習。”
聽到這話,我的眼淚流了下來。
有多少孩子,在面對困難時,常常感到無助、無力,然而面對困難時卻選擇逃避,相反,他們愿意迎難而上,卻不知道哪里出了問題,導致孩子無法面對困難,甚至自暴自棄。
父母的責任不在于為孩子提供解決問題的思路,而在于讓他自己站起來,敢于面對困難,戰勝自己。
孩子遇事切忌三分鐘熱度,如果遇到挫折,缺乏的品質很容易在某個時候爆發出來,所以,作為父母,我們在面對孩子情緒時,要善于引導,但不是命令,要有一定的靈活性,不能完全放棄,有些事你越是強迫,他越是抵觸,對他的要求就會越嚴格。
有些家長在遇到孩子情緒問題時,會焦慮得睡不著覺,家長首先要管控自己的情緒,要知道情緒是無法控制的,其次,不要給孩子貼標簽,說孩子就是“愛哭鬼”“愛哭鬼”,而這種標簽要孩子自己調整好,是非常困難的。
第三,父母要接納孩子,多鼓勵,少批評。
孩子在表達情緒時,父母要有耐心,不要被孩子的情緒牽著鼻子走。要接納孩子的情緒,允許孩子的情緒表達,無論孩子哭鬧還是發脾氣,家長都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讓孩子知道自己的言行是在規范孩子行為,是在幫助他釋放情緒。
第四,在孩子情緒穩定的時候,家長要堅持原則,不做壞脾氣,孩子才會越來越好。
2-3歲的寶寶,每天講道理都不管用
2歲的寶寶,他們的腦發育基本還未成熟,自我意識、情緒控制能力還沒發展好,面對家長的各種情緒,他們的處理方式完全不同。
家長如果說“我知道你很生氣”“你很失望”“你很失望”,孩子的情緒會一下子被激發出來,因為情緒一旦爆發,他們就會不自覺的做出一些讓人難以接受的行為,尤其是出現沖動之后的情緒。
所以,此時家長在表達自己的感受的時候,不僅要重視對孩子的共情,更要在理解的基礎上去表達。而不是單方面的去揣摩孩子的感受,從而說出自己的看法,這種情況下,最好不要用一些侮辱性的語言,比如:你看你都多大了,還什么都不會,你怎么這么笨,你簡直就是豬腦子,我告訴你笨蛋,你會有什么感覺。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0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