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的孩子沉迷游戲心理學教學,回來后的這個暑假,張醫生再次打電話咨詢,跟我們反饋說孩子沉迷游戲中的問題。
從專業角度來講,這和成年人沉迷游戲和職業游戲沒有太大區別。成年人是經常玩游戲,這跟家庭教育有一定的關系。孩子們看父母的行為是不是也在他們眼里,但父母的言行是不是依然是對的?所以從這個角度講,也可以歸納為學習習慣不好。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學習動機不單單指對某件事情的興趣,還包括其他諸如情緒、動機、能力等心理因素。很多時候,孩子沉迷游戲,本質上是對學習這件事的興趣不足,或沒有真正的學習動因。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網癮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第三類、幫孩子建立手機網絡使用規則:讓孩子在正常上學,正常完作業,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機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機網絡,這也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這是屬于民主智慧型。
換句話說,孩子如果從玩游戲中獲得成就感,他也會把游戲當成發泄情緒的工具。
這就好比,孩子玩游戲時,他完成了某件事情,這件事情讓他感到高興,他就會覺得這件事情是有趣的。
如果父母不給予理解,甚至認為孩子無可救藥,這就是在縱容孩子玩游戲,是父母的無能。
事實上,這種“無能感”不僅會破壞孩子的自信,還會造成孩子的自我價值感缺失。
而且,這樣的孩子一旦確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標,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他們會主動去努力。
也就是說,他們會對自己實行的“艱難”“狠心”的懲罰,會比考不好的成績更加糟糕。
孩子往往這時候會覺得,“我不行,所以”“我沒有能力”“我沒有能力”,孩子心里也會產生無助感。
這時,父母就要把這個問題暫時放下,用輕松、幽默的方式,幫助孩子找回自信。
1、不要隨便批評
當孩子考試沒考好的時候,有些家長一看到分數就說:“怎么這么笨,都是因為粗心而寫的”,這樣的話語一出,孩子就泄氣了,父母還要擔心孩子平時的言行。
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教育方式。在孩子考試沒考好的時候,父母的言行舉止和批評態度都會影響孩子,讓孩子產生焦慮感。
因此,家長在面對孩子的成績時,應該要淡定,不能表現得過多苛責,要把孩子當成人一樣,對孩子表示理解。
2、不要說教
當孩子考試沒考好的時候,內心是很沮喪的,這時候父母應該說出自己知道的情況,比如說:“沒關系,媽媽看到你的努力,并且把成績告訴你,也許下次你就會考得更好”。
這時候的一句話就像是打開了一個契機,幫助孩子走出了焦慮,還能給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
3、保持平常心
父母在面對孩子考試成績的時候,往往也會有焦慮的情緒,這個時候,父母應該把自己能做的事情,甚至是能給孩子提供幫助的事情,當做第一位,這樣不僅能在考試中幫助孩子節省時間,還能幫助孩子提升自信。
不要總是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做比較,這樣會讓孩子的內心壓力非常大。在這種壓力之下,孩子還會產生自卑感,從而厭學這件事。
所以在面對孩子成績波動的時候,家長一定要正確引導孩子,把自己的情緒調整好,這樣才能幫孩子最后取得好成績。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1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