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讓厭學的孩子上學?
作者 | 一言道破
為了讓孩子喜歡上學,很多父母從不讓孩子上學,我跟很多家長溝通。最近有家長跟我聊起孩子厭學這件事,家長們也紛紛抱怨孩子長大后不愿意和父母交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昨天跟同事交流時,她說,上小學的兒子,最近開始不愿意去上學,“神獸”們不愿意學習,孩子對學校的情況也不太清楚,在同事的推薦下,“尋醫問藥”帶孩子去看了心理醫生。
診斷結果為厭學癥,但不是孩子不愿意去上學,而是孩子的學習動力不足。
厭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家庭動力又是其中之一。
那么我們具體來說說一說孩子為什么不愿意去上學,孩子不想上學的理由,孩子為什么一提上學就反感,家長又該如何幫助孩子走出厭學情緒?
01
把孩子當小小孩
孩子為什么不愿意上學?
大多時候,孩子們都有“假期綜合癥”,表現為不愿意學習,不愿出門,害怕上學,一提到上學就身體不舒服,甚至肚子疼,或頭痛,或是排斥某些學科的學習。
對于大部分孩子來說,假期的生活還是比較單調的,上學就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相比之下,上學則是一件讓人快樂的事情。所以當孩子不愿意去上學時,家長們不要單純的認為孩子只是對假期感到厭煩,這可能是孩子對學校生活的適應不良反應。
02
假期生活對于孩子來說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在假期中,讓孩子過一個快樂的假期,是家長們特別想要做的事情。但是,家長們卻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孩子在假期里能夠得到充足的休息,能夠健康地成長。
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家長會很擔心,孩子整天的玩,學習的時間就會變得很少,就會很難學好。在假期中,家長們的安排就比較松懈怠慢,甚至有可能會出現“假期綜合癥”的原因。
03
孩子假期中的“松懈怠”會有哪些影響?
1、 容易激發孩子的“學習原動力”
父母們,千萬不要讓假期讓孩子的假期成為寒假“覺醒期”,要想讓孩子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2、 孩子的“惰性”會逐漸變成“勤奮”
想讓孩子在假期成功逆襲成為“學霸”,最根本的還是要培養孩子的“自制力”,要讓孩子有自律意識,這樣才是對孩子學習能力的最大助力。
1、 家長要對孩子適當放手
“現在不努力,將來就要吃生活的苦?!边@是老一輩人常掛在嘴邊的話,孩子們不喜歡聽,家長要懂得適當放手。
讓孩子能夠在自己熱愛的領域里發光發熱,自然就能夠取得成功。
如果家長能夠做到這3件事情,孩子的成績自然會變得越來越好。
一、培養孩子的自制力
著名主持人董卿說過這樣一句話:“你想讓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很簡單,你就去做一個什么樣的人。”
現在的家長在工作之余,都喜歡用手機去刷一些小視頻、看一些小視頻,如果沒有對孩子的約束力的話,孩子也很容易沉迷于手機。
這樣的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很難做到言傳身教,特別是在孩子的教育上。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家長的作用是非常有效的,但是當孩子慢慢長大之后,家長的作用就變得越來越少了。
如果家長總是在孩子的面前玩手機,那么孩子就會有樣學樣,這也是一種非常不好的行為。
喜歡玩手機的孩子,大多性格都比較暴躁,他們的性格也會比較暴躁。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讓自己的壞脾氣毀掉孩子的一生。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1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