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學出去打工被同伴欺負,原來是厭學在家打游戲的同學
11月25日,四川南充市儀隴縣某小學五年級學生張某宇(化名)因抑郁癥在家休學。
他知道自己要去學校上學,但母親堅決不讓,說不去學校就不上了,父親還打了他幾巴掌,說是你成績不好,是你性格不好,不是你自卑。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讓孩子4-8周重返學校愛上學習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對于他來說,每次不想上學都會伴隨有很強烈的恐懼感。
在學校里他學習成績不好,總是受到老師和同學的歧視。
在家里爸爸對他的要求是只要好好學習就行了,不要想著去找捷徑。
經常聽到這樣的話:“如果你不好好學習,將來你只能去搬磚”“如果你不好好學習,將來就跟我去工地搬磚”。
實際上,這些都是“不好好學習,以后就只能去搬磚”“如果你好好學習,將來就能去做螺絲、刷手機、掃大街”這樣的話。
孩子就更不想去了。
那怎么辦呢?
其實家長說這些話的時候,是在向孩子傳遞一個信號,他現在不好好學習,以后只能做這些苦力。
所以說,家長說這些話的時候,并不是想給孩子傳達一個理念,讓他按照我們的心意去生活。
而是孩子這個人,他可以有什么需求,他需要什么嗎?
孩子會說,我也希望可以吃穿名牌大學,有手機,可是我不知道該怎么辦。
所以,我們需要給孩子的是實實在在的一個態度,而不是這樣的一個表述。
也就是說,這個表述是在提醒孩子你,你需要他。
孩子能跟你說他的感受,說明他跟你之間有共鳴,但也能跟你之間有互動。
而不是,你一跟他提學習的事情,他就覺得很煩,很煩,這種情況下,他可能就會屏蔽你。
如果是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我們跟孩子談,談一談,讓孩子自己認識到自己的學習態度問題,要想一想,是不是他在學習中出現了一些困難,對癥的話,要及時跟他的老師溝通,一起去引導孩子。
這個過程中,我們要看到孩子的優點,而不是對缺點去指責孩子,孩子要學會理解,老師也有不足之處,要想辦法的調整孩子的狀態,讓孩子在自己的學習意愿下,全面發展。
我們的目標就是讓孩子在學業上變得更優秀,讓他學習成績更上一層樓,所以如果你認為孩子是學習態度不好,那么你的目標就很可能是直接告訴孩子,那也不行,那也不對,那也不對,因為他的成績不好,你會更苛刻,那孩子的成績也會更差。
所以說,學習成績不好,并不代表孩子就是笨,可能是因為沒有正確的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培養沒有建立起來,跟著記憶曲線走,而不是看起來靈活,但是簡單的掌握知識并沒有get到好的點子。
孩子的成長中出現的問題,往往都能在這三個方面起到關鍵作用。
第一,家長不了解孩子的成長規律,不了解孩子的成長特點,就容易走入誤區。
家長往往只看到孩子不努力學習,不看重孩子的成績,至于給孩子施加壓力,拿別人家的孩子做比較,或者通過偷懶的方式讓孩子成長,認為自己的孩子未來會被自己丟掉,一旦孩子落選,未來的職業生涯將會被改寫。
第二,家長不了解孩子的成長特點,忽略了孩子的心理需求,對孩子的情感訴求一直忽視,不愿意聆聽孩子的內心需求,而是看到孩子身上其它的閃光點,盲目地安排孩子的學習計劃,孩子的成績有了一點起色,家長的行為也沒有起色。
家長以成績的好壞來衡量孩子,會促進孩子厭學。在《熱鍋上的家庭》這本書中,一名女主角,從小學習成績不好,在班級中幾乎是墊底,在工作中也總是被否定,沒有朋友,被貼上了“差生”的標簽。在她的內心深處,她覺得自己就是個差生,一無是處,天不怕地不怕。久而久之,她越來越自卑,不想去學校,也不想接觸社會。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6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