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不上學,家長說,寒假中都在想:
寒假不上學,就算和同學出去玩,也是玩游戲。
寒假剛開學,幾天就發現,今天隔壁鄰居家孩子天天約著去打游戲,而且天天嚷嚷,讓去上學,就和父母頂嘴,讓他去上學他也不去,并且說道: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讓孩子4-8周重返學校愛上學習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家里有個十幾歲的孩子,每天不是在上山下鄉,就是宅在家里玩游戲。
成績越來越差,同學也不怎么理他,老師也不想搭理,我覺得自己活著很沒意思,活著沒意思,就想著跳樓自殺。”
據了解,這是一位初二孩子的母親,為了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每天家訪前都要提前打好幾個電話。
一開始孩子只是提出要去鄰居家住幾天,到了鄰居家后孩子才告訴母親,原來是在玩游戲,鄰居一開始并沒有當回事,可后來卻發現了孩子經常躲在門口,躲在后面。
直到孩子學習成績有些下降,這位母親才發現孩子的問題,并沒有及時跟孩子溝通,反而將孩子強行帶到了網吧。
“孩子與人打架斗毆,作為家長,我的焦慮情緒是愈加嚴重,孩子的情感上肯定也有受到傷害。”
“對于孩子的管教,我向來都是比較民主的,孩子也很小,沒有出現過叛逆期,成績一直不錯,也沒有出現過叛逆期。”
“這孩子確實比較調皮搗蛋,但是很注重自己的感受,我也很擔憂,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其實,這些都是青春期孩子普遍存在的現象。
青春期的孩子為什么會叛逆?
“自我意識
”發展是這個階段孩子的共識,他們開始思考:我是誰?我要成為一個怎樣的人?我如何在這個社會上立足?
而青春期種種的問題又是怎么形成的?
這就需要我們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讀懂孩子的行為動機。
1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需求
青春期的孩子,如果得不到父母的認同和接納,就會產生一種“我是誰”的錯誤認知,容易產生自我懷疑和否定的心理。
他們會下意識地通過各種方法來證明自己,想要證明自己的價值,也就是我們所謂的“叛逆”。
很多父母會批評孩子,但其實,批評的背后,還隱藏著更多的信息。
孩子之所以會叛逆,是因為他們渴望得到父母的認同,希望被尊重,更希望父母能夠看到自己的努力,并且懂得欣賞自己。
所以,當孩子出現叛逆行為的時候,父母首先要看到孩子叛逆行為背后的需求。
而不是一味地站在家長的角度去指責孩子。
理解他們,接納他們,當孩子的行為有了偏差,我們要先同理他們,讓他們的情緒得到疏通和釋放。
同時,我們也要告訴他們:我們理解他們,因為他們身體不好,不是我們不想管他們,而是我們希望他們能快樂。
我們一定要多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尊重孩子,把他當成朋友一樣,什么都給他讓他想要,想要什么就給他買什么。
慢慢地,孩子也會變得快樂起來,成為一個內心快樂的人。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6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