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程度才叫沉迷游戲?
沉迷游戲是一種逃避現實的辦法,人總是在尋求滿足感,游戲世界里有什么就是吸引你的,如果游戲闖關成功了,游戲會及時的獎勵玩家,但是我們的游戲玩的是一種過程,是有結果的。在游戲中,你是可以無拘無束地控制自己,讓游戲玩家不知不覺中變成另一個世界,我們有沒有玩過游戲呢?
在電競世界里,什么樣的人才能讓我過得舒服?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網癮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這個問題我問過不少的孩子,幾乎沒有,絕大部分的孩子都選擇了前者。有的孩子說:“我爸媽也知道,但是他們很少跟我交流,對我只關心學習成績,除了成績,還是成績。他們從來不問我,我要什么,只要成績好就行?!?/p>
這些孩子還真就有一些特別想要孩子交朋友的,比如當其他孩子拿著成績單到他們面前炫耀的時候,但是父母卻說:“看我們家這成績,以后也不找工作,以后也不找家了?!?/p>
爸媽一旦這樣跟孩子說,孩子就會很害怕,甚至會在心里想:“你看,我沒有交朋友,你也別找我玩?!?/p>
孩子覺得父母不信任自己,只有在成績不好的時候才會跟父母溝通,當成績不好的時候,父母只會責怪他,沒有人在意他是不是被欺負了。
我兒子上小學五年級時,期末考試成績下滑的很嚴重,我被老師叫到學校,跟老師說兒子的情況。老師說孩子最近上課經常走神,不認真聽講。
回到家后,兒子把自己關在房間里,我跟他說什么,他都不聽,我感覺很崩潰。
后來我去聽了心理老師的課,才知道孩子這是典型的“習得性無助”。
我們教育孩子,要讓孩子不斷地感受失敗,并且經歷挫折,并且體會到失敗的痛苦,獲得成功。但是,有時候,他就是很容易滿足,也就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有時會做出一些“偏激”的行為,很難取得成功。
我們的教育方式有很多種,有的時候,也許我們能夠將孩子馴服,可是,有時候,“馴服”孩子的過程,卻是讓孩子感受到失敗,感受到沒有價值,或者是失敗。
但是,這并不是我們教育孩子的最終目的,我們的最終目的是讓孩子能夠學會面對失敗,一味地沉浸在失敗的陰影中。
而這也是作為父母,我們教育孩子的最終目的。
05
結果:我們可能會發現,孩子通過哭來滿足內心的需求。
孩子哭,孩子不愿意,他們會覺得自己是累了,他們會哭的更厲害,他們想哭就讓他們哭,他們就只能干別的事。
結果,孩子通過哭來表達內心的需求,也是在告訴孩子,我的這個需求是不合理的,我還是需要媽媽的。
于是,哭就是他們的權力之爭。
而父母們這樣做,其實也是在告訴孩子,這個世界上,除了哭還有其他的解決辦法。
如果孩子哭泣,父母的本能是生氣,那孩子就會變得難過,他們覺得自己弱小了,沒有能力去面對這個世界,所以他們會哭,因為他們想用哭來表達自己的軟弱,這樣就能證明自己是弱小的,父母是在保護自己。
而父母如果能夠把自己的焦慮放下,把孩子看成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才能感受到父母的力量,從而獲得孩子的信任。
但是,很多父母的焦慮,反而是有害的。
為了不讓孩子受到傷害,不讓孩子對父母失望,很多父母就會對孩子的言行不一。這樣的教育方法,讓孩子和父母產生巨大的隔閡。
那父母應該怎么做才能讓孩子不再對父母感到失望?
1.父母學會無條件接納孩子
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有他的成長過程,父母不要總是把孩子當做是孩子,我們應該要學會無條件地接納孩子。
父母要學會無條件接納孩子,對孩子表現出來的各種問題,父母應該無條件的接納。
但是很多父母可能卻不明白這一點,對孩子表現出來的各種問題,往往是他們的認識出現了偏差。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7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