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叛逆期老裝病不上學不上學
每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經歷叛逆期,在很多人看來這就像是上初中的時候叛逆,其實在很多人的眼中這是青少年開始了真正的青春期,叛逆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
一般來說,孩子會在成長過程中都會經歷三個叛逆期。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讓孩子4-8周重返學校愛上學習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2~3歲:他們會有“破壞性”的行為
隨著孩子慢慢的長大,自我意識也越來越強,他們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思想,他們開始學會“不”字了,也開始有了很多其他不恰當的行為。
比如,他們會在地上撒潑打滾,會故意把地上弄得一團糟,不管怎么說,父母也不聽,就開始大聲吼叫,甚至會打孩子。
“我告訴你,你要把房間收拾好,你就去拖地,別把衣服亂扔”
孩子會在床上滾來滾去,或者在地上打滾耍賴打滾,這是“破壞性行為”。
這是“你不讓他干什么,他偏要干什么”
這種行為,一般發生在2歲以后,主要發生在7歲以前。
這段時間里,孩子最容易受到環境影響,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周圍環境的影響。
聽到聲音,門就會響,玩具店里到處都是玩具,跑來跑去,孩子在一個玩具店里玩也不愛搭理。
這是因為,孩子對聲音的刺激,遠遠超過了白天的刺激。
但對于這種情況,家長要及時滿足他,避免他大發脾氣,讓他平靜下來。
3歲以下的孩子,出現這種情況,盡量不超過2歲。
很多家長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任由他哭鬧,以為孩子只是因為不聽話才發脾氣。
事實上,孩子的成長發育是有規律的,隨著孩子的發育,會逐漸的自我意識覺醒,比如孩子上了幼兒園,在孩子三歲以后,很多家長會發現,以前很聽話懂事的孩子,現在突然之間就變得暴躁起來。
經常會說:你怎么這么不聽話啊,你再這樣,我就不要你了!
這樣的話讓家長很害怕,覺得孩子會因為不聽話就會一直不高興。
4歲以前的孩子,我們可以通過繪本,或講故事的形式引導孩子,尤其是故事本身,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比較好的一個教育方式,對孩子性格的養成,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3歲以后,孩子已經逐漸有了獨立意識,這時候父母對孩子的管教,就應該要把握好這“度”,不能過嚴,也不能太寬松。
4歲以后的孩子,開始進入第一個叛逆期,稱為兒童叛逆期。
由于這個時期的孩子自我意識已經覺醒,他們渴望自由,渴望得到家長的尊重,所以叛逆期的孩子也很容易出現“破壞性”行為。
6歲以后的孩子,家長應該更加注意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以身作則,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
而不是簡單粗暴地命令孩子必須服從,甚至是采取打罵孩子的方式,來逼迫孩子服從,這樣只會讓孩子越來越叛逆,越來越不聽話。
孩子在這個時期,心理特點就是孩子的自主意識越來越強,父母如果強行管制,只會讓孩子產生強烈的逆反心理。
只有尊重孩子,平等對待孩子,給孩子做主的機會,孩子才會變得更加自信,更加的聽話。
和孩子交流時,多問問孩子怎么想
家長要學會放下家長的架子,真正的理解孩子,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要注意自己說話的方式。
不要總是居高臨下,這樣孩子不僅不會尊重父母,也不會理解,同時,如果父母以一種商量的語氣,孩子會很愿意聽,因為父母尊重孩子。
比如父母在和孩子聊天的時候,可以這樣和孩子交流:
“寶貝,你是不是很想吃冰激凌呀?可是媽媽怕你一直拿著冰激凌吃,冰激凌很涼的,吃多了會冷,會肚子疼,你還能不能吃點別的?”
這樣一來,孩子就會覺得父母很尊重自己,愿意和父母分享自己的想法,溝通越來越少,甚至還會有矛盾。
小結
和孩子聊天,父母要學會傾聽,給予孩子充分的尊重,讓孩子感到他是他自己的主人,并且逐漸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而不是總是要父母來替他做決定,讓他在自己做主的過程中長大。
原創文章,作者:清風徐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69xo69.com/69920.html